某輪根據(jù)承運人與托運人簽訂的支線運輸協(xié)議,從中國天津新港裝載載貨集裝箱運往香港卸載。在香港卸載后,由他輪運往歐洲港口。托運人作為全程運輸?shù)某羞\人向歐洲收貨人簽發(fā)了新港至歐洲港口的全程運輸提單。該輪于1994年10月31日到達香港,托運人委托香港H公司所屬的駁船將該輪所載載貨集裝箱運往集裝箱堆場卸載。1994年10月31日21時,該駁船駁載該輪上最后一批載貨集裝箱運往集裝箱堆場,其中包括托運人托運的14個載貨集裝箱,但在11月1日早晨約0O05時準備在集裝箱堆場碼頭卸載時,駁船船主發(fā)現(xiàn)該駁船已不在碼頭泊位,去向不明,駁船上所載包括托運人的14個載貨集裝箱在內(nèi)的貨物全部失蹤。托運人因此根據(jù)支線運輸協(xié)議要求承運人賠償集裝箱箱體價值損失,并承擔托運人作為全程運輸?shù)某羞\人根據(jù)全程提單因14個載貨集裝箱丟失而應對歐洲收貨人承擔的箱內(nèi)貨物的賠償責任。雙方當事人爭議的問題之一,是丟失的集裝箱箱體賠償限額應按每件計算,還是應按毛重計算。
中國《海商法》第56條規(guī)定二“承運人對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的賠償限額,按照貨物件數(shù)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shù)計算,每件或者每個其他貨運單位為666.67計算單位,或者按照貨物毛重計算,每公斤為2計算單位,以二者中賠償限額較高的為準。但是,托運人在貨物裝運前已經(jīng)申報其性質(zhì)和價值,并在提單中載明的,或者承運人與托運人已經(jīng)另行約定高于本條規(guī)定的賠償限額的除外。貨物用集裝箱、貨盤或者其他類似器具集裝的,提單中載明裝在此類裝運器具的貨物件數(shù)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shù),視為前款。所指的貨物件數(shù)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shù),未載明的,每件裝運器具視為一件或者一個單位。裝運器具不屬于承運人所有或者非由承運人提供的,裝運器具本身應當視為一件或者一個單位。
托運人提出,根據(jù)中國《海商發(fā)》第56條規(guī)定,貨物賠償限額應以每件或每其他貨運單位666.67特別提款權(quán)或者毛重每公斤2特別提款權(quán)計算,以二者較高的為準。本案丟失的托運人所有和租用的14個集裝箱中,其中有10個集裝箱的空箱自重2,150公斤,按其毛重計算,每個集裝箱空箱的賠償限額應為4,300特別提款權(quán);而其余4個集裝箱的空箱每個自重2,320公斤,按其毛重計算,每個集裝箱空箱的賠償限額為4,640特別提款權(quán)。鑒于托運人對于14個集裝箱箱體價值損失的索賠額為42,460美元,低于14個集裝箱箱體價值按毛重計算的賠償限額61,560特別提款權(quán),承運人應賠償托運人14個集裝箱箱體價值損失42,460美元。
承運人提出,即使認定承運人對集裝箱的丟失負有責任,而根據(jù)中國《海商法》第56條的規(guī)定,對于丟失的每個集裝箱,承運人的賠償限額只限于666.67特別提款權(quán)。
仲裁庭認為:承運人提出每個集裝箱箱體的賠償限額應為666.67特別提款權(quán)。但是,根據(jù)中國《海商法》第56條的規(guī)定,貨物滅失的賠償限額應按每件666.67特別提款權(quán)或者毛重每公斤2特別提款權(quán)計算,以二者中賠償限額較高的為準。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如按每件666.67特別提款權(quán)計算,則14個集裝箱箱體的賠償限額合計9,333.38特別提款權(quán);如按集裝箱箱體的毛重計算,則14個集裝箱箱體的賠償限額合計61,560特別提款權(quán)。仲裁庭認為,14個集裝箱箱體的賠償限額應按集裝箱箱體的毛重計算,而由于托運人請求承運人賠償?shù)?4個丟失集裝箱箱體價值低于61,560特別提款權(quán),故承運人應賠償托運人丟失的14個集裝箱箱體價值損失42,4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