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投機”模式
近年來,外語教學中有一種危險的傾向——“投機”型的教學模式盛行,而且有蔓延的趨勢,必須引起注意,并大聲說“不!”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這種傾向源自TOEFL(即Test(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大家知道,TOEFL(尤其是早期的TOEFL)的測試模式以“選擇題”為主,ABCD四種答案中,選對了就可得分。毋庸置辯的是:這種模式蘊涵了“投機”的成分。根據邏輯學,排除了“最不可能的”和“次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可能的,神探福爾摩斯就根據這種方式屢戰屢勝。拿這種戰術來對付TOEFL,確有奇效,經常出現的情形是:根據常識或基本理解,在四個答案中,先排除“最不可能的”和“次不可能的”,剩下的兩個,連蒙帶猜,總有50%的成功率。這能測試出真正的英語水平嗎?三十多年前,我幾次參加出國人員的英語試卷的批卷,發現考生經常涂改答案(說明他心中無數),而且多半是改錯了的。于是TOEFL培訓老師說“要相信你的第一感覺”。
前些年,“出國熱”引發了“TOEFL熱”,又誘生了“英語熱”,形形色色的TOEFL培訓班充斥城廂,英語進修學校分外“吃香”,其中不乏高資質的,更常見的則是濫竽充數的,它們的一大宗旨是教學員如何應付TOEFL,教給學員上面所說的“戰術”。于是,英語的投機教學模式盛行,進而影響了正規學校里的英語教學,據說還有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其它科目的,更令人擔憂。
也有人不吃這一套,本校的錢偉長校長就是一個。記得20多年前,我們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招收博士生,他接連三年親自出博士生英語考試試題,沿襲了他那個時代和我們那個時代的傳統做法:筆試的主要題型是英譯中和中譯英(大段文章、句子和短語、成語);口試要求對國家大事、學科發展和個人目標陳述看法。他說:“我就要看看考生駕馭英語的真實能力。”這種考試模式在上海大學一直在傳承,可惜尚未成為主流模式。
前述“投機”模式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并未真正往“聽說讀寫”四會的方向努力,學會的是“花架子”和投機取巧。我在英語國家訪問時,遇到幾位教授,他們招收了一些中國留學生。他們頗有疑惑地問我:“那些中國留學生TOEFL考了600多分,卻開不了口說英語,寫不了英語論文,怎么回事?”我只好說:“那是上了TOEFL的當了。”
我這里沒有全盤否定TOEFL的意思,作為一種考試模式,它的出現和存在有其合理性,而且考試方式也正在加以改進。我認為,把TOEFL模式作為主要的外語教學模式是極為不妥、極為有害的。選擇題只適合于低年級小學生,對年長一點的學生,只能偶爾為之。想學好英語,必須從語音學入手,通過扎扎實實的、靈活多變的形式,盡可能掌握英語的內在規律,掌握足夠的詞匯和句型,最后落實到真正“四會”上。
寫于2009年1月12日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