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是投資方最關注的部分之一。畢竟投資方第一敏感的問題就是“我該投多少錢,我能有多少回報”。一般情況下,商業計劃書里邊的“財務分析”屬于融資方需要保密的資料。然而,融資方越是把財務分析搞得神神秘秘的,投資方越是大呼上當。其中,隱形債務問題,成為目前投資方比較頭疼的一大陷阱。
“隱形債務防不勝防”,多年從事項目投資分析的潘冬告訴記者,“現在融資方在財務上做假的手段真是越來越‘高明’,隱形債務現在令我們最為頭疼。”據潘冬介紹,隱形債務情況比較復雜。比如,曾經有這樣一家軟件廠商,為了扶持其在西部的幾家區域總代理商,替代理商擔保以便代理商從銀行貸款。可是過了沒多久,有三家代理商跑了。該軟件廠商也欠了一屁股的債。后來這家軟件廠商在融資的時候,商業計劃書上根本沒有提到這件事,導致后來的投資方有很大一筆資金被用來返還舊債。另外,還有一個北京的公司兼并了外地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融資方沒有在商業計劃書中說明這個情況,等到北京公司融資成功后,新股東自然也就背上了這樣一個大鍋。潘冬告訴記者,融資方一般不會在商業計劃書里主動提及“隱形債務”問題,而且即使投資方做了很深入的調查,還是很難查出個水落石出。
陷阱二:團隊集體私奔
一個成熟的商業計劃,除了有一個比較誘人的商業模式外,創業團隊也成為投資方決定是否投資的一個重要參考。因此,一般的商業計劃書,會對團隊組成及核心人物大寫特寫,力圖向投資方傳遞這樣的信息:“這個項目,只有我們這樣的一個團隊才能做得來。”然而,殊不知,創業團隊也是投資方的一個大陷阱。且不說有的創業者報給投資方的團隊組合非常豪華,但可能這個公司就一兩個人。成功融資后“團隊集體私奔”現象更是令投資方發指。
“我根本想不到會是這樣的情況”,負責項目談判的投資方代表鐘力先生久久忘記不了自己曾經的一次失誤。鐘力是國外一家知名創業投資機構在中國的首席代表。2000年春天,在IT業最火熱的時候他負責在中國物色好項目。據鐘力回憶,一切都很完美,包括商業模式、營銷計劃、投資效益分析等等,當然了還有當時為之興奮不已的優秀團隊。然而,正式投資之后,這個團隊卻莫名其妙的“集體私奔”了,并卷走了首期500萬人民幣的投資。因為這次事件,鐘力被辭了工作,并決定從此不再介入創投業。
陷阱三:專利保護不力
大凡融資成功的商業計劃,除了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優秀的創業團隊,還必須有獨特的技術,特別是具有自主專利的技術。然而,很多商業計劃書里邊所描述的貌似具有自主專利的技術,卻讓投資者吃了大虧。
據清科創業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姜廣勝介紹,這其中包括三種情況:第一種,“競業禁止”的技術骨干冒險創業。在高新技術企業,尤其是研發部門,公司對技術骨干的控制特別嚴格,一般都會跟技術骨干簽訂“競業禁止合同”。按照合同規定,該公司技術骨干辭職離開該公司后,兩年內不得在同行業工作。有很多創業團隊里不乏這樣的“自由人”。他們往往是原先公司某項技術的開發者。脫離原公司后,自己組織或參與新的團隊利用原公司的技術進行融資。在冒著巨大的懲罰風險(按規定,原公司發現后可以對其進行起訴)的同時,也給還蒙在鼓里的投資者帶來了一個天大的陷阱:一旦被原公司起訴,投資方自然也就白白賠了一大筆投資。
第二種,專利申請期間的冒險創業。有很多技術骨干辭了原公司,帶著原公司正在申請專利的新技術加盟到新公司,并對技術進行包裝、融資。由于該項專利正在申請中,就可以一時迷惑投資方而圈到錢。
第三種,類似包裝、外形設計等技術含量比較低的項目,很多時候創業者沒有及時進行專利保護。于是,很多同行巧妙地利用了該包裝或設計,等到自己真正開始做市場推廣的時候難度就極其大,這也無疑給投資方帶來一定的損失。
姜廣勝告訴記者,融資方的這些手段都比較隱秘,一般難于在商業計劃書乃至往后的談判中察覺出來。
陷阱四:隱瞞市場風險
一般的商業計劃書,還將對創業企業的市場前景以及競爭優勢做詳細介紹。為了增加投資者對該項目的市場信心,很多融資方夸大甚至虛構了市場預期,充分利用一些不確定性的市場因素,或者隱瞞一些真實的市場風險,來達到自己圈錢的目的。這些市場風險,就包括了政策風險。
據業內人士介紹,經常會有一些創業企業,拿著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紅頭文件、批示以及不算很成熟的商業計劃書前來融資。這種企業一般都會宣稱自己擁有廣泛的政府資源,并得知中央馬上就要擴大在哪些方面的投入,馬上就要上哪個項目,并拿出一大堆證明文件,由此來證明自己的項目市場潛力巨大。一般的投資方對這樣的項目就會比較謹慎,但是也有少數投資方難于擋住這種誘惑,被拉下馬。
河北商務律師在線www.64tz.com,助您稱霸商海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