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溢佳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這個有12年經營歷史、創出杭州市知名品牌“溢佳香”牛肉干的企業,目前債務纏身,瀕臨破產。
據溢佳香集團(以下簡稱溢佳香)某債權人介紹,粗略估計,溢佳香的民間借貸約有4億元。而其投資1億元左右的杭州市黃金地塊,因為手續不完備,很難拍賣或開發。目前溢佳香已經停產,企業的兩位負責人,董事長婁壽敬及其妻子副董事長金花玉再次失蹤,溢佳香后續問題的處置陷于停頓。
剖析溢佳香走向破產的個案,不難看出,混亂的家族式管理、盲目投資、飲鴆止渴的民間借貸把這個優秀的民營企業送上了不歸路。如何彌補民營企業與生俱來的缺陷,如何梳理混亂不清的民間借貸,成了當下亟待破解的課題。
禍起黃金地塊
溢佳香網站上介紹,該公司創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食品加工、商貿投資于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公司注冊資金1050萬元,現有資產總額1.5億元,員工1000余人。公司主導生產“溢佳香”牛肉干、鹵制品、鹵半鮮系列等。集團下屬多家全資子公司。
“溢佳香是由兩位白手起家一起辛苦創建起來的,婁董負責技術生產,金總負責銷售。剛開始金總騎自行車挨家挨戶向商戶銷售,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兩位都傾入了半生的精力。目前公司已在原材料供應源頭河南泌陽建立養殖屠宰基地,在杭州建立生產加工基地,形成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產品銷售。按照公司計劃還有很多沒有實現的藍圖。”一位曾與溢佳香有過合作的公司負責人這樣評價。
但隱藏在溢佳香中的問題也是由來已久。
由于是家族企業,溢佳香的財務、運營、投資等基本上都是由夫妻二人和兩子一女等說了算。沒有專業人才,公司的管理非常混亂。尤其是在溢佳香由手工作坊發展成中型企業之后,這一問題更加突出。
“溢佳香有不錯的贏利,但幾年前它在余杭建了自己的廠房,贏利已基本耗盡。而高昂的銷售成本和資金利息也不斷吞噬著它的利潤。”某債權人告訴記者。
溢佳香的產品基本上都是進超市銷售。由于每種產品進超市都要收費,比如牛肉干上架要收費,牛肉粒、牛肉絲又要分別收費,再加上溢佳香內部管理不嚴,財務有漏洞,導致其銷售成本高于同類企業。
此外,溢佳香為大規模的資金借貸支付了高昂的利息。
2007年火暴的商業地產行情“誘使”溢佳香耗費巨資收購了杭州市潮王路的黃金地塊。與溢佳香有過合作的人士分析,作為民營企業,在剛剛涉入新項目或新產業時,往往缺少運作新項目的專業人才。什么樣的項目能購操作?多長時間能夠將項目操作成功?收益多少?都靠企業老總自己判斷,這是導致溢佳香投資失敗的重要因素。
據某債權人透露,溢佳香用借來的錢拿下地塊。并希望以該地塊做抵押向銀行貸款。“3、4年前這種做法或許還行得通,但現在,項目沒有開工,即使有土地做抵押銀行也不會貸款的。而這塊地不是能直接開發的凈地’,土地上還有職工宿舍、倉庫等,土地出讓金高達1.2億元,溢佳香連手續都辦不齊。”該人士說。
為了這塊地,溢佳香通過民間渠道融資4億元左右,其中約有1.8億元用于支付利息。
過度借貸
由于溢佳香總體上無專人運作融資,使得企業盲目通過各種渠道借錢。而公司副董事長金花玉人緣脈絡極好,當她提出融資需求時,社會資金依據溢佳香的知名度和規模,蜂擁而至放款給它,并沒有真正考慮到企業的現金需求流向及償還來源。
“我借錢給它,首先是覺得金總一家子都很老實本分,公司又是做實業的,不是空殼公司。再加上我和他們已經有了幾年的業務合作,對溢佳香的情況也比較了解。當時老太太(金花玉)說只借了3000萬開發土地,我哪知道它一下借了幾個億!”某債權人告訴記者。
“今年初,溢佳香曾試圖找我們貸款,但我們審查后發現,當時溢佳香的賬面資產3億元左右,而銀行貸款已經有2億元多。我們認為其負債比率過高,就沒再借錢給它。現在看來是躲過一劫。”一位與溢佳香有過合作的人士介紹。
為了歸還已經到期的借款和利息,溢佳香不得不更頻繁、更大規模地借錢。在這4億元的民間借貸中,甚至有月息超過5%的高利貸,債權人初步估計有上百家。就在溢佳香為土地不斷融資,但房產開發遙遙無期的時候,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機給浙江經濟帶來了沖擊。企業普遍感到缺錢,房地產市場更加疲弱,越來越多的債主開始要求溢佳香還錢。溢佳香陷入絕境。
“我曾經勸過他們斷臂自救——出讓地塊或引入其他股東。但溫州人的脾氣就是愿意自己說了算,不希望別人參股。而且他們當時認為商務樓開發好了,售價至少在萬元以上,現在虧本轉讓他們不舍得,覺得熬一熬這個危機就過去了。以前有幾次他們就是這么熬過來的。沒想到這次不行了。”某債權人說。
不僅溢佳香由于過度舉債陷入絕境,很多借錢給溢佳香、為溢佳香融資做擔保的企業或個人都瀕臨破產。
實際上,浙江民企以民間借貸資金作為銀行貸款之外的調劑和補充的現象極為普遍。由于民間借貸利息很高,多被企業用于短時間的資金周轉,很少會長期占用。但經濟增速放緩,加大了借款企業的資金壓力。尤其是一家借款企業倒閉會影響到很多與其有資金來往的企業的經營。不僅如此,企業在銀行和民間借貸人之間輾轉騰挪,使得銀行很難了解企業真實的債務情況。這種交叉借貸的模式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也是整個浙江經濟的隱患。
民間借貸何去何從
目前,債權人把希望寄托在當地政府身上,希望能簡化溢佳香所購土地的手續,讓房產項目運作起來,讓溢佳香自救、救人。
溢佳香的廠房在余杭瓶窯鎮,購買的潮王路地塊在杭州,牽涉到兩地政府。溢佳香的問題剛剛暴露時,瓶窯鎮鎮政府的態度相當積極,成立了專門的協調小組,希望能維持企業生產,穩定債權人。但溢佳香的負責人遲遲不露面,企業一個多星期前已經停產,員工的工資也是由當地政府墊付的。這種情況下,杭州市政府更加不敢輕易表態。
即使政府給了政策,溢佳香活過來了,問題依然很多。如果不能形成制度上的解決方案,那么仍會有過度舉債的企業主畏債逃逸。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浙江民間借貸何去何從。
不可否認,民間借貸在浙江傳統悠久,對推動浙江民營經濟的早期發展功不可沒。但其盲目性、自發性在經濟轉型期對浙江經濟的傷害也是有目共睹。
某專業人士呼吁,如果國家對社會資金有總體上的管理,能夠成立社會債務登記平臺的話,無論是銀行還是社會放貸者都有了基本的參照對象,民間借貸主體也能有起碼的風險考量工具,這樣無論銀行信貸還是民間借貸的風險都會得到有效降低。
應當看到,小額貸款公司的成立,近日《放貸人條例》已提交國務院法制辦,這些舉措都為民間借貸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