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訴訟再添近百股民 索賠額最高或超10億
繼北京、上海掀起五糧液(000858,股吧)“訴訟門”之后,廣州、深圳等地股民也紛紛“揭竿而起”,欲集體狀告五糧液。11月5日,代理五糧液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的廣東威戈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華透露,近一個月來,他們已接受了近100名五糧液受損股民的咨詢或委托,索賠金額逾百萬元。
“廣東股民約占全國股民的1/7,股票交易量更占全國兩成以上。因五糧液為深圳上市公司,保守估計,廣東地區五糧液股民有10萬名左右,損失至少數十億。據我們估算,五糧液案最高索賠標的或超十億元,所涉維權人數及金額或創A股歷史新高!眲A表示。
當天,本報記者致電五糧液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稱尚不清楚投資者起訴一事,至于公司方面將來會采取哪些措施回應也表示不知情。而公司董秘彭智輔手機打通后則無人接聽。
等待最終行政處罰決定
2009年9月23日,中國證監會就五糧液的初步調查結論向外界作了通報,稱五糧液涉嫌存在三方面違法違規行為: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證券投資行為及較大損失,未如實披露重大證券損失,虛增利潤、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存在差錯等。
對此,劉國華認為,五糧液存在虛假陳述行為從定性上已無懸念,現在關注的只是中國證監會依法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時間與處罰對象范圍了。在中國證監會對五糧液的虛假陳述行為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后,他們就可以申請到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
劉國華稱,五糧液案涉及投資者數量估計在50萬名左右。不過,由于信息傳播不暢或個人沒留意等各種因素,許多股民至今仍“蒙在鼓里”。也有很多股民認為上市公司財大氣粗,小股民斗不過,自認倒霉、放棄維權。
劉國華表示,擬提起訴訟五糧液的股民應具備的條件是,2009年3月9日當日仍然持有五糧液股票的股民。其訴訟請求包括投資差額、傭金、印花稅損失及上述款項的利息損失等。因此,股民一方面要積極搜集有效證據,到股民開戶的證券公司營業部打印買賣五糧液的對賬單,另一方面要做好訴訟準備,盡快討回本不應有的損失。
劉國華稱,自2001年銀廣廈造假案開始,之后先后出現過大慶聯誼、東方電子(000682,股吧)、天津磁卡、科龍電器、杭蕭鋼構(600477,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造假維權案件,大概有一萬多名投資者做過虛假陳述的原告,涉及金額8億-9億元,85%以上的人通過和解談判獲得了相應的賠償。其中,他本人所代理的東方電子、天津磁卡案的賠付比例為70%左右,今年6月在廣州中院調解結案的科龍案的賠付比例為60%以上。
“有了證監會行政處罰的認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股民訴五糧液的官司勝率應會非常之高!眲A預計。五糧液作為國內知名的白酒企業,流通市值超過800億人民幣,賠償能力應該不是問題。
針對有股民害怕因賣出五糧液股票致訴權喪失而不得不被動持有,劉國華指出,目前證監會針對五糧液虛假陳述的初步調查結論已經出來,目前賣出股票并不影響對五糧液的索賠,股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買賣。
此外,作為基金重倉股的五糧液,因五糧液虛假陳述蒙受重大損失,基金是否可起訴?如果基金不起訴,基民是否可以因基金未履行盡職調查而起訴基金?
對此,劉國華認為,機構投資者中的基金公司與一般投資公司不同的是,其雖然擁有訴權,但不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其須為自己投資行為的盡職調查而舉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則有可能會敗訴。如果基金公司怠于行使訴權,有可能會被股民起訴;如果法院認為基金因未盡職調查而判敗訴,基民也有可能以此為依據起訴基金。
起訴三大“攔路虎”
不過,從各地五糧液股民起訴情況來看,立案情況并不樂觀。在起訴過程中,股民還面臨著三大“攔路虎”。
一是前置程序。劉國華表示,目前,我國對股民訴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案主要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下稱《規定》)加以審理,由于該司法解釋設置了前置程序,即股民起訴須有有關機關的行政處罰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
截至目前,中國證監會對五糧液虛假陳述的行政處罰尚未出臺,故立案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二是股民維權成本高。主要是未引入集團訴訟等較為先進的訴訟方式。劉國華指出,股民起訴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案件,耗費精力大,時間長,成本高。由于該類案件屬于專屬管轄,比如五糧液即是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很多外地股民如前往起訴,多次往返費用加上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漫長的等待期,可能會令小股民“傷上加傷”。
三是地方保護主義。“上市公司屬于當地的寶貴資源,也是稅收大戶,地方保護主義難以避免,有些案子久拖不絕就是因為如此!眲A稱。
此前,投資者對銀廣夏財務造假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拖了差不多21個月才受理,對科龍電器提起的訴訟,法院差不多拖了10個月才受理。而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對于立案受理,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
再如審理期限,民事案件一審一般在6個月內,二審一般應在3個月內結案。而銀廣夏案,從2001年立案,直到2007年才基本了結,耗時六年多;東方電子案,從2002年立案起,到2009年才基本過戶完畢;科龍案,從2006年7月立案,到2009年6月才基本調解完畢。
“目前,尚未有任何一起該類案件在訴訟時效內結案,這無疑對股民起到了巨大的阻嚇作用。”劉國華認為。
本報記者了解到,圍繞五糧液案爭議焦點還包括公司虛假陳述實施日、虛假陳述揭露日以及系統風險等問題。
鑒于《規定》規定了投資人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后,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買入該證券這一項要求,劉國華指出,虛假陳述揭露日是個很重要的時間點,尚有待證監會行政處罰出臺后,進一步加以明確。
此外,由于指數在近幾年一直大幅度波動,如買入時股指水平較高的股民起訴金額較大,五糧液有可能以系統風險加以抗辯。
【作者:曉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