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的理論研究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采取各種虛構事實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合同詐騙罪是伴隨著合同制度的產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詐騙犯罪現象。特別是隨著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合同作為經濟交往的手段,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趨重要。與此同時,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的現象也日漸突出,案件數量逐年增加。由于這類犯罪以合法的合同形式出現,具有相當的復雜性、隱蔽性和欺騙性,不同于傳統詐騙罪的特點,又與合同糾紛、民事詐欺等交織在一起,在實踐中極難認定。因此,本文結合司法實踐針對合同詐騙中存在的一些疑難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對實踐有所幫助。
一、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對象
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或復雜客體,理論界對此沒有異議。該罪侵犯的客體包括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和公司財產的所有權。合同詐騙罪的對象是對方當事人的財物。這里的對方當事人,即與之簽訂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還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財物的種類多種多樣,諸如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有形財產、多數無形財產、合法取得的財產、非違禁品都能成為合同詐騙罪的對象是毋庸置疑的。這里主要探討的是不動產、無形財產中的知識產權、非法 取得的財產、違禁品是否能成為合同詐騙罪的對象問題。
對于不動產能否成為包括詐騙罪在內的財產犯罪的對象問題,自古羅馬法以來就是刑法理論爭議的問題,但從近現代以來各國刑事立法發展情況看,將不動產納入財產犯罪之對象的做法越來越普遍。如《日本刑法》第235條之2專門規定了侵奪不動產罪;《意大利刑法典》第631條將“意圖占有他人不動產之全部或一部,而移動或變動境界者” 規定為犯罪;我國臺灣地區《刑法》第320條第2項也規定了竊占不動產罪。在我國刑法學界,有學者提出,盜竊、搶劫罪犯罪對象一般說來不能包括房屋等不動產,而詐騙、侵占的犯罪對象則包括不動產。(注:周振想主編:《刑法學教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525頁。)應該說,盡管在司法實踐中騙取不動產犯罪案件極其少見,但從理論上說,騙取不動產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刑法也沒有將不動產排除在合同詐騙罪對象之外,所以筆者認為合同詐騙罪的對象可以包括不動產。
無形財產中的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不能成為合同詐騙罪的對象應當是沒有疑義的。因為這類財產雖然也要依附于一種有形的載體之上,但是行為人騙取了有 形的知識產權載體,卻并不意味著權利原有人就失去了對這些知識產權的所有權。至于 行為人騙取這些知識產權給權利人的權利造成的侵犯,完全可以以侵犯知識產權罪來追究刑事責任。當然,通過簽訂、履行合同而騙取此類知識產權的載體數量較大拒不退還 的,也可以以合同詐騙罪處罰,但這時的犯罪對象已變為作為有形物品的載體。(注:趙秉志、于志剛:“論侵占罪的犯罪對象”,載《政治與法律》1999年第2期。)至于專有技術,過去有關司法解釋曾一度將之規定為財產犯罪的侵犯對象。(注:如1992年12 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關于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曾規定盜竊罪的對象包括重要技術成果。)應該說,在1979年刑法對知識產權 保護缺乏明確規定的情況下,通過司法解釋將專有技術納入刑法保護的范疇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如此,過去也有論者指出,對于非法占有企業技術成果的行為,在刑法上規定為獨立的犯罪,是比較適當的。(注:王作富、韓耀元:“論侵占罪”,載《法律科學》1996年第3期。)也正因為如此,現行《刑法》第219條專門規定了侵犯商業秘密罪。按該條規定,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屬于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如果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應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因此,專有技術已不能成為合同詐騙的對象。
對于由走私、詐騙或者其他非法活動所得的財物是否能成為詐騙罪的對象,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如有的論者認為,公民個人的財物限于公民個人的合法財物,即公民個人的非法財物不能成為詐騙罪的對象。(注:歐陽濤等:《經濟犯罪的定罪與量刑》,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頁;張穹主編:《中國經濟犯罪罪刑論》,大地出版社1 989年版,第331頁。)另有論者則認為,這種提法是不準確的。因為公民個人的非法財物,就公民個人對該財物的這種實際占有關系而言,由于缺乏法律依據或財物所有人的同意,構成對所有權的侵犯,因而不受法律保護。但是,就這種財物本身而言,其背后仍然存在權利關系,理所當然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公民個人的財物,無論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均可以成為詐騙犯罪的侵犯對象。(注:高銘暄、王作富主編:《中國懲治經濟犯罪全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4頁。)筆者認為肯定說的觀點更為妥當,當然這并不是出于對財物持有人非法行為的保護,而是因為行為人無權占有該項財物。因為按照國家法律規定,非法收入應當沒收歸公、非法占有他人非法取得的財物,實質上是對國家財產的侵犯,對此國家當然要進行刑事追究。
對于違禁品,我國法律嚴禁任何組織或個人非法擁有,也禁止自由流通。但是違禁品作為一種“黑色”商品存在是有經濟價值的,法律越禁,其利潤就越高。違禁品能否作為財產犯罪的對象,我國的司法實踐大致持肯定的態度。如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0 日發布的《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第8項關于“盜竊違禁品,按盜竊罪處理,不計數額,根據情節輕重量刑”的規定。從理論上說,違禁品盡管為法律所禁止非法持有,但是這種禁止并不等于任何人可以任意非法取得并加以占有。因為違禁品雖然屬于違法物,但其同樣仍然存在合法的所有人。利用合同騙取違禁品的行為和利用合同騙取其他物品一樣,都侵犯了一定的所有權關系,因而都應當以合同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單位合同詐騙犯罪的認定
合同詐騙罪主體在我國刑法中有一個發展過程。根據1979年刑法的規定,利用合同進行詐騙活動構成詐騙罪的只能是自然人。但隨著形勢發展,在實踐中出現了大量的法人或單位利用合同實施詐騙犯罪的情況。為此,《解釋》中對單位合同詐騙犯罪的形式予以了肯定,但在處罰上仍規定只處罰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現行刑法總結司法實踐經驗,規定合同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年滿16周歲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單位亦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單位合同詐騙罪是指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了單位的利益,經單位決策機關或決策人同意,利用合同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注:王晨:《詐騙犯罪的定罪與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35—236 頁。)單位作為合同詐騙的主體,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單位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對該單位在對外交往中的合同詐騙行為是明知的、默許的或指使的;二是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或基本歸單位所有,如用于發放工資、獎金、集體福利或進行其他經濟活動,或進行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在認定單位合同詐騙中應分別不同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有三種情況:1.法人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且犯罪非法所得歸法人或單位的,屬單位合同詐騙;假冒法人或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事后不追認的,屬個人合同詐騙。2.法人或單位組織內的自然人在職務范圍內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且犯罪非法所得歸法人或單位的,屬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非職務行為、非授權行為,法人或單位事后不追認的,屬個人合同詐騙。3.自然人經法人或單位授權在授權范圍內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或者無代理權的自然人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后經法人或單位追認,且犯罪所得歸法人或單位所有的,屬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盜用、冒用、偽造法人、單位公文、證件、印章,或以終止后的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屬個人合同詐騙。對于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案件的處理,在追究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同時,對法人或單位也應作必要的刑事處罰,并讓其承擔行政的和民事的或經濟的責任。因為這種犯罪是以法人或單位整體意志進行的活動,非法所得也全部或基本歸法人或單位所有,理應對法人或單位進行懲罰。從實踐情況看,大多數合同詐騙犯罪案件都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犯罪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通過的《關于審理單位犯罪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如果是個人為實施合同詐騙違法犯罪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的合同詐騙犯罪,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合同詐騙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以及盜用單位名義實施合同詐騙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合同詐騙犯罪的個人私分的,均不能以單位犯罪論處,而應按個人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個人承包中以單位名義進行合同詐騙活動的,要根據承包方式,承包性質及承包的權利義務關系等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對于定額上交承包,除了上繳一定基數外,其余收益都歸承包個人的,承包人利用合同進行詐騙,一般作為個人詐騙處理;對于責任制承包,資產、場地、流動資金等都屬于單位所有,承包人只有根據企業效益提成,按比例拿獎金的,承包人利用合同進行詐騙,一般作為單位詐騙處理。但是,如果發包方只派人掛承包單位的名,并不直接參與管理、經營的,或者贓款全部或大部分歸承包經營者個人的,則應認定為個人合同詐騙。
三、合同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合同詐騙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這里的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既包括意圖將財物非法據為己有,也包括意圖將財物非法據為單位或者第三人占有。至于將財物非法占有之后是用于個人消費還是用于發展生產、為職工解決福利待遇等用途,并不影響犯罪故意的成立。
對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存在的形式問題,刑法學界存在分歧。有一種觀點認為,合同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有三種存在方式:第一、存在于簽訂合同之前,即犯罪主體本無履行合同的誠意,而只是想通過合同騙取他人財物。第二、在簽訂合同時,行為人內心是不確定的,是否履行合同義務對行為人來說尚處于朦朧的狀態,如果后來行為人通過合同約定取得了對方財物,但是沒有機會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也沒有履行合同的積極行為,這時可以認為行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第三、行為人與他人簽訂合同時沒有非法騙取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雙方簽訂合同時希望通過履行實現利益的意圖是確定的,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主客觀條件的變化,促成了行為人主觀意圖的轉變,行為人不再履行合同,只希望無償占有對方財物。這是行為人主觀意圖從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轉化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犯罪目的的情況。(注:李衛紅、王廣興: “論利用經濟合同詐騙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載《中外法學》1994年第2期。)另一種觀點認為合同詐騙罪中行為人非法占有他人的財物的目的只有產生在簽訂合同之前或之時,不存在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的轉化形式。(注:梁華仁、張先中:“略論合同詐騙罪的幾個問題”,載《政法論壇》1999年第1期。)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因為合同詐騙罪是目的型犯罪,按照目的型犯罪的一般原理,犯罪分子先有確定一定的犯罪動機、犯罪目的的心理活動,然后在犯罪目的的支配下,著手準備或者實施犯罪行為。因而是犯罪目的的確立先于犯罪手段的選擇。目的相同,選擇的手段不同,構成的犯罪就會不同;犯罪手段一樣,目的不同,構成的犯罪也不一樣。就合同詐騙罪而言,行為人是先有騙取他人財物的內心起因,進而希望或追求非法占有的目的,然后在此目的的支配下選擇合同這一形式達到詐騙目的。如果先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又生所謂“非法占有的目的 ”,則不能構成合同詐騙罪,因其違背了目的型犯罪的一般原理,此其一。其二,所有權是合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之一。如果在簽訂合同時并無非法占有的目的,也無任何欺詐行為,則合同是有效的。此時,一方當事人依有效合同取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是合法占有,并未侵犯財產所有權,行為人不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的行為,只應承擔民事上的違約責任,而不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在行為人既無詐騙故意,又未采取欺騙手段而簽訂了合同的情況下,合同即合法、有效地成立,行為人有從合同對方當事人處取得合同項下財物的權利,其取得財物為合法占有,不可能再生合同詐騙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財物的目的,要根據行為人簽訂、履行合同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具體來說,如果行為人有意隱瞞、掩蓋自己的真實身份,虛構或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一般就可以推定行為人具有欺騙對方當事人,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簽訂合同時提供虛假擔保,收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合同到期又不履行義務的,則可直接認定其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在合同簽訂后,如果非因意外事件、不可抗力、自己生產經營不善或第三人的原因等客觀因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而是行為人對履行合同根本就沒有作出任何努力,或者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同時對所占有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物又不承擔償還責任,甚至還逃匿或者將對方當事人的財物予以揮霍、隱匿的,也說明行為人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其簽訂合同完全是為了實現騙取財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不是為了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的財物,而僅僅是為了能夠與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以通過合同的履行獲取經濟利益,即使其在簽訂合同時有意采取了欺騙的手段,也不能以犯罪論處。
合同詐騙罪的主觀方面是僅為直接故意,還是也可由間接故意構成?理論上對此也有分歧,存在否定與肯定兩種截然對立的看法。否定論者認為,合同詐騙罪的主觀方面只可能是直接故意,不包括間接故意,因為合同詐騙罪作為目的型犯罪,行為人主觀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觀上在該目的的支配下積極選擇合同這一手段,使相對人陷入錯誤并交出財物從而達到非法占這一目的。行為人犯罪的全過程均是圍繞非法占有這一目的展開的,它表現為行為人有意識、有目的的積極的選擇過程,對于詐騙的結果不可能是放任的。(注:梁華仁、張先中:“略論合同詐騙罪的幾個問題”,載《政法論壇》1999 年第1期。)肯定論者則認為合同詐騙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兩種形式,間接故意存在于這樣一種情形中,“即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對自己是否履行合同的能力尚無把握,而把履行合同的能力寄托在將來的時運上。合同簽訂后,先將對方的定金、預付款據為己有,然而對履行合同報著漠不關心、聽之任之的態度。如果實際是最后沒有履行合同,而是把已到手的財物非法占有,這種行為人主觀心理態度應屬間接故意。(注:夏朝暉:”試論合同詐騙罪“,載《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上述分歧在普通詐騙罪中同樣存在。對此,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對詐騙罪主觀要件的不同評判標準而得出的不同結論。即如果規定以占有財物或獲利為特定結果,那么行為人主觀上都是在追求這種結果發生,因而都有犯罪目的,都是直接故意犯罪;如果規定以被害人財產損失為特定結果,那么在行為人主觀罪過上,既有直接故意的可能,也有間接故意的可能。從犯罪主觀方面看,行為人對他人財物被占有的特定結果是直接故意;對由此而造成他人其他方面重大經濟損失的特定結果,主觀上則可能是間接故意。(注:王宗光:“詐騙罪主觀要件新探”,載《法學》1997年第2期。)有論者針對合同詐騙行為也指出,有的行為人存在直接的非法占有目的,有的行為人只是想通過合同欺詐手段來賺取超額利潤,“能賺就賺,賺不著就騙”,對別人的損失采取放任的態度。兩種故意同樣造成對社會經濟秩序的嚴重危害,都是合同詐騙罪的主觀罪過形式。據此,論者提出,為解決法律規定和傳統理論現實的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修改立法規定,不強調“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從理論上也承認間接故意詐騙存在的現實,只要是“以獲取不法經濟利益為目的”,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利用合同對他人財產造成嚴重危害的,便可以合同詐騙罪論處。(注:陳瑞林:“合同詐騙罪故意探析”,載《中國刑事法雜志》199 9年第2期。)對于上述觀點,筆者認為,肯定論的觀點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現行立法規定看都是站不住腳的,而建議修改立法規定,不強調“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主張也并不可取。正如否定論者所指出的,肯定論的觀點至少有兩個不當之處。其一,它忽略了合同詐騙罪要求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及其產生時間是確定合同具有詐騙性還是合法性的標準。在合同合法、有效的情況下,行為人占有對方財物即為合法,不可能存在合同詐騙的目的。行為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只承擔違約責任,不能承擔刑事責任。其二,誤將合同不履行的心理狀態當作合同詐騙的心理狀態。行為人將定金、預付貨款據為己有,是行為人通過實施簽約、要求對方履約、接受履行等一系列積極追求行為才發生的結果,從行為人的主觀上看,他只可能是希望占有他人財物,不可能是放任,因而已具備了合同詐騙直接故意的一個因素。如果能確定行為人主觀上有非法占有目的,就構成了合同詐騙罪的直接故意,行為人已經占有定金、預付貨款之后,其放任態度針對的不可能再是占有財物,只可能是合同履行與否。這種合同不履行的心理狀態既不是犯罪故意,更不是合同詐騙罪的故意。(注:梁華仁、張先中:“略論合同詐騙罪的幾個問題”,載《政法論壇》1999年第1期。)如果行為人占有定金、預付貨款之后,既不履行合同又不返還此財產,其占有對方當事人定金、預付貨款的行為已具有了非法的性質,就此時行為人占有定金、預付貨款的行為而言,其主觀內容屬于直接故意而非間接故意,肯定論者正是對此問題缺乏清楚的認識而導致了其錯誤的觀點。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