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金融的風險監控 內容摘要:為了確;ヂ摼W上電子交易的安全性(保密性,真實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防范交易及支付過程中的欺詐行為,除了在信息傳輸過程中采用更強的加密算法等措施之外,還必須在網上建立信任及信任驗證機制,以達到對網上交易風險實施有效監控和防范。關鍵詞:網絡金融風險金融服務的經營活動僅僅涉及資金和信息的活動,不會遭遇所謂物流配送的瓶頸問題,這正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服務行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先天優勢。上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引來了一場全球性的商務革命,作為網絡金融這一新生力量給金融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代表了未來金融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給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風險。網絡金融的風險類型傳統金融風險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由于資產變現困難而造成的投資者收益損失的可能。比如,當網絡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滿足客戶兌現電子貨幣或結算要求時,就會陷入流動性風險。而且網絡銀行經常會因為流動性風險而惡性循環的陷入信譽風險之中。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交易雙方在到期日不完全履行其義務所帶來的風險。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交易雙方不直接見面,身份難以確認,追究違約責任等方面有較大的障礙。因此,相比傳統金融而言,網絡金融中更輕易發生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利率風險是指因利率波動而帶來的收益的變化。如,網絡銀行可能因為利率不利變化,而使其資產負債率上升,網絡銀行將為此承擔高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匯率的波動,尤其是短期匯率波動是很難猜測的。當投資者投資于某種外國資產時,就會遭受由于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由于網絡金融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使其經營者更偏好與跨國交易和國際金融業務,而面臨較大的匯率風險。政治風險。政治風險是由于國際國內的突發事件,國家政策的變化等對投資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如,不讓外國投資者撤回資金,制定不利的稅收政策等。由于網絡金融相對傳統金融起步較晚,體系尚未成熟,因此對政治因素更加敏感。基于虛擬平臺而形成的業務風險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是指違反法律規章、制度的可能性,或者由于法律制度的不明確性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可能。網絡金融是近些年來的新興產業,大多數國家沒有相應的完善的法律體系來規范金融機構的網絡金融業務。金融機構可能非蓄意的與有關法律產生一定偏差,而因此遭到司法的懲罰。尤其是當金融機構在其他國家開展網絡金融業務時,由于缺乏對當地法律法規中相關規定的了解,更加有可能碰到意想不到的法律糾紛。比如電子簽名和合同的有效性,各個國家的情況大不相同,加大了網絡金融業務的法律風險。信譽風險?煽康木W絡對于網絡金融業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網絡金融服務的安全、及時、準確都要有連續性、穩定性。一旦出現差錯,金融機構的名譽將會受到損害,而這種損害將在網絡效應下被成倍地放大。如,客戶無法登陸系統,從而放棄使用該金融機構的服務和產品,不良影響公開后會導致其他客戶隨之離開,并且會丟失大量的潛在客戶。而且,一家機構出了問題,客戶會認為與該機構相似或者相似的產品和服務也會有安全隱患,導致客戶流失。重大的安全事故,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造成的,都會影響市場和公眾對整個網絡金融系統的信心,極端情況下,還可能導致網絡金融的癱瘓,乃至崩潰。網絡金融的技術風險技術支持風險。網絡金融業務的開展僅僅依靠于網絡技術的水平。信息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陳舊過時的硬件和軟件設備,可能是金融機構從一開始就處于競爭的劣勢,造成巨大的機會損失。另外,金融從業人員的計算機知識水平也影響系統的正常維護及更新。系統風險。系統風險主要是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大量的用于金融業,而他們自身缺乏完備性所導致的。網絡金融是基于全球電子信息系統基礎上運行的金融服務形式,硬件或軟件出現故障會引發新形勢的風險。電子化的支付清算系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處理數量龐大的交易事務。一般國家國內匯劃的日處理件數可以達到幾百萬甚至到上千萬件。另外,24小時運轉中,跨越國境的國際結算量也迅速增大,其結果是使得轉賬結算網絡,即金融機構間的數據傳輸關系,蜘蛛網一般,覆蓋世界的主要金融市場。一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的事故影響,會很輕易的廣泛的波及到世界各地,增大了系統風險。1985年11月美國紐約銀行的證券清算系統軟件發生故障,使得整個系統陷入癱瘓狀態,從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一夜間調動226億美元,這是一次龐大的緊急融資事件,借入金額相當于該行自有資本的23倍,資產總額的2倍以上。結果,包括這一天的利息,該行損失達500萬美元。網絡安全風險。網絡交易的運行必須依靠計算機,依靠Internet,網絡信息的傳遞很輕易成為網絡“黑客”攻擊的目標。隨著金融電子化網絡系統的覆蓋面擴大,服務項目增多,以及金融服務終端將向社會延伸,“黑客”襲擊和網絡金融發生技術風險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危害越來越嚴重。首先,潛在攻擊者增多。開展網絡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面對的潛在攻擊來自于上億的網民,而且近年來,隨著個人電腦設備的普及,這個數字還在增加。第二,攻擊手段升級,技術復雜性增加,更加難以發現和對付。第三,攻擊范圍增大,網絡綜合系統具有內在關聯性,只要突破了一項業務的系統堡壘,就可能在整個系統內“暢通無阻”,這樣造成的后果更加嚴重。第四,通過終端機犯罪,不會留下有關筆跡、相貌等有個人特征的數據,一旦案發,給案件的偵破帶來巨大的困難。目前,不少客戶不在網上傳送自己的信用卡卡號等關鍵信息也是基于對網絡安全的不信任感,這就制約了網絡金融業務的發展。網絡金融的風險監控法律監控法律體系的真空是各國政府對網絡金融缺乏治理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網絡金融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十分復雜和廣泛,包括電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知識產權保護、個人隱私保護和安全保證等等方面。市場準入。須設置必要的準入條件,對一些非凡的交易還要有非凡的要求,比如,網絡金融機構的技術實施條件,要有確認合法交易對象,防止篡改交易信息,防止信息泄漏的技術,有完善的交易操作規程,交易種類區分的許可與限制等等。電子簽字的合法性。從各國交易的實踐來看,傳統的合同法主要依靠于當事人的親筆簽字或蓋章,但是在無紙化的電子交易中,手簽和蓋章的可行性受到了挑戰,倘若還要經過此程序,電子交易的優勢就無法被充分利用。為此,電子簽字迫切需要法律上的統一性和明確性,明確安全簽字的構成要求,規定當事人對有關電子簽字的風險責任。交易證據。電子交易的無紙化使得糾紛發生時,舉證甚為困難。法律有必要要求金融機構維護好有關數據電文的真實性,這不僅對未來糾紛的解決有重要意義,而且對金融監管機構、稅務、審計部門的執法也是極為必要的。責任的劃分。網絡金融對服務系統的依靠性極強,網絡系統事故和障礙所引發的法律責任的追究是金融機構和客戶均關注的問題。立法有必要對此進行規范,明確不同情況下的損失分擔責任,對免責的范圍做出規定。非現場監管體系網絡金融服務的發展,金融交易的虛擬化使金融活動失去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對象變得難以明確,交易時間和速度加快,現場檢查的難度會加大,非現場檢查將愈加顯示出重要作用。數據來源。監管對象(主要包括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城市或農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或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除定期或不定期獲得所需的原始數據列表;從第三方收集信息,監管當局可以通過其他相關機構獲取各種關于某家金融機構的信息,如,央行其他部門,監管行的往來銀行,金融評論機構,報紙,雜志,專業性報告等。其中以被監管對象提供的報表為主,以從第三方收集的信息為輔。數據分析。結構分析:可以對任意監管對象的某些相關指標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判定監管對象單個指標在一組指標中的存量是否合理。對比分析:將任意一組監管對象某一時點的某個或某幾個數據以列表形式放在一起,比較它們某個或某幾個指標在某一時點的數值。趨勢分析:經監管對象在過去某個時段內某項指標歷史數據的變化情況描述出來,判定其變化的總體趨勢。單項指標分析:用不同時期的某項指標來考核相關的一組機構的情況,并按照指標值的大小來給出各機構的位次。多項指標分析:用同一時期的多項指標來分析相關一組機構的情況,并按照指標值的大小來給出各個機構的位次。綜合評價:對單個機構的多個指標給出綜合評價。指示預警分析:中心銀行對不同金融機構執行各不相同的資產負債比例治理辦法,一般在監管系統中將預警指標放予預警指標閾值數據庫中,系統可以根據預警指標的閾值范圍,給出相應機構的不合規警告提示。預警指標維護:隨著中心銀行對金融機構監管力度的深化和時間的推移,對金融機構進行監測,根據指標需要及時進行調整、追加、刪除和修改。金融認證中心為了確保互聯網上電子交易的安全性(保密性,真實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防范交易及支付過程中的欺詐行為,除了在信息傳輸過程中采用更強的加密算法等措施之外,還必須在網上建立信任及信任驗證機制,使交易及支付各方能夠確認其他各方的身份,這就要求參加電子商務的各方必須有一個可以被驗證的身份識別標志,即電子證書或稱數字證書。中國金融CA要建立SETCA及Non-SETCA兩大體系。SET系統是為在網上購物使用銀行卡來結算的這類業務而建立的。Non-SETCA對于業務應用的范圍沒有嚴格的定義,結合電子商務具體的實際應用,根據每個應用的風險程度不同,可分為低風險值和高風險值兩類證書。國際性協調與合作匯率的國際協調,F如金,匯率的國際協調的必要性已經遠遠超出了穩定國際貿易與投資關系協調。匯率的波動影響波及的除了貿易與投資,還會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巨大的資本流動,進而成為誘發世界金融動蕩和網絡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當前這種國際協調的主要特點為雙邊談判和國內政策干預。調整匯率的難度不僅在于對外貿易投資關系和國際收支問題,而且關系到國內的各項宏觀經濟目標。控制網絡國際短期資本流動的協調。墨西哥金融危機和東南亞金融危機都表明,短期資本的流動可能對一國造成極大的危機。由于當代私人資本的迅速膨脹,一旦私人資本大規模抽逃或者進行大規模的投機活動,由本國政府實現市場干預進行抵制的力度是有限的。成功地抵御網絡國際資本的沖擊必須依靠國際合作。就國際社會來說,一個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和改善“預警系統”,即通過及時準確的統計信息,反映一國的經濟與金融狀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除了努力防止金融危機發生以外,對可能出現的危機,各國共同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是國際協調的又一內容,從網絡金融危機的教訓來看,關鍵是在危機發生時迅速調集資金。國際社會認為,實現這一點,需要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國際社會形成一種應急籌款機制。應付國際性金融犯罪的協調。犯罪分子主要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和銀行在跨國業務中的薄弱環節進行詐騙。從技術上講,國際合作完全可以對付這類犯罪。國際合作的主要內容是,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加強各國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規范業務合作的程序,通過國際協調創造金融活動的國際準則,同時也包括國際刑警組織的合作。參考文獻:1。H。M。Deitel,P。J。Deitel,K。Steinbuhler著。面向經理的在線企業和電子商務。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2。張成虎著。金融電子化。經濟治理出版社,20013。王維安等著。網絡金融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關于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特點及其風險治理的思考 摘要金融衍生工具在微觀金融中的風險并不是其特有的,通過一些途徑可以被分散或轉移。其在宏觀環境下的高風險性在國內外一系列金融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為此,借鑒國外先進的治理經驗,吸取實踐工作中的教訓,正確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全方位地構建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治理體系,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衍生金融工具;風險;控制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金融化和資產證券化的加深和加速,金融衍生工具爆炸式增長,社會財富的存在形態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財富的物質形態日趨淡化,財富或資產的虛擬化傾向日趨明顯。90年代以后在全球范圍內發生了多起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導致的巨額虧損事件,均歸咎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國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起步較晚,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對國債期貨、匯率期貨、股指期貨、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等交易做過一些試點工作,由于市場機制不完善,這些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如今,我國經濟金融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開發衍生金融工具的條件也日趨成熟。在此形勢下,我國必須正確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兩面性,吸取試點工作中的教訓,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治理經驗,全方位的構建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監管體系。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內涵
金融衍生工具由現貨市場的標的資產衍生出來,標的資產的交易方式如同股票或其他金融工具。諸如期貨、期權以及互換等衍生工具的價格及走勢很大程度上受標的資產的表現影響。但事實上,金融衍生工具經常反過來推動現貨市場的走勢,某些期貨和期權的成交量較現貨市場還要活躍。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買賣,亦可通過場外交易的方式買賣。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第119號“金融工具和金融工具價值的揭示”將衍生金融工具定義為:價值由名義規定的衍生于所依附的資產或指數的業務或合約。我國一些學者認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價值派生于某些標的物價格的金融工具,即從傳統的金融工具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通過猜測股價、利率、匯率等未來行情走勢,采用支付少量保證金,簽訂遠期合同或互換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興金融工具。這種派生交易合約是通過對傳統金融工具的組合,并嵌入到其他的金融工具之中,演化出了各種復雜的金融工具。
二、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的特點
市場的投機性造成風險巨大 我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價格變動具有明顯的市場操縱、過度投機的特點,表現為市場價格的暴漲暴跌,超出了交易者或者市場的風險承受能力。價格信息不能反映實際的供求關系。主要表現為兩類風險,一類是指由于自然災難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損失;另一類是指由于故意錯誤如交易員欺詐等而帶來損失的風險。受損、倒閉的投資機構的資產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化為烏有。 風險復雜 金融衍生工具種類繁多、特性比較復雜,以致導致其風險的復雜性。由于基礎工具如股票指數、匯率、利率價格變動,而導致收益的不確定性,即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各種衍生金融產品最為普遍的風險,是導致信用風險和流動風險最為直接的因素。 風險配置功能 隨著金融衍生產品的不斷創新,它們在風險配置中的獨特功能正日趨重要。它們使得投資者更快捷、高效而低成本地對投資組合進行調整成為可能。例如,你想減少1000萬的股票投資并將其轉為固定收益證券。你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完成。一種是在股票市場上一只一只地賣出投資組合中的股票,直到回籠1000萬資金。然后,再買成證券。這種方法速度慢、效率低和成本高。另外一種方法是,你只需賣出價值1000萬的500股期貨合約即可,這個操作僅需要幾秒鐘時間,而且成本也非常低。 流動性風險的制度性 我國金融衍生工具流動風險突出表現為交割風險,它是現有制度安排下的必然結果,其中既包括合約的設置和交割制度,也包括我國金融市場結構體制。主要表現為兩類風險,一類是由于缺乏交易和約對手而無法變現或平倉的風險;另一類是因為流動資金不足,無法按合約要求履行義務而被迫平倉的風險。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和約牽涉的金額巨大,一旦出現虧損就將引起較大的震動。
三、衍生金融工具風險產生的原因
從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點來看,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標的資產價格的波動性 因為標的資產的未來價格不僅受供求關系的影響,還受到政治環境、經濟政策、投資者或消費者的心理預期以及人為操縱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另外,合約雙力的信息披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有關會計處理方法、衍生產品真實質量等重要信息通常未能在合約中得到充分披露,而合約雙力在合約執行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性也極易引發信用風險。 從宏觀層面上看,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產生的原因之一在于制度根源,即金融體系的固有缺陷和金融衍生市場不完全 在現實中則往往表現為國內金融機構的投機失敗和國際游資的肆意炒作引發。這些都會加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扭曲資本價格,再加上過度擔保和疏于治理的金融中介機構,會導致經濟的過度投資,最終促成泡沫經濟的生成。風險產生的原因之二是實體經濟金融虛擬化。金融體系中的儲蓄并非全部轉化為投資,而是一部分進入實體部門,轉化為實物投資,另一部分滯留在金融體系中,成為虛擬資本,并沒有實物資本與之相對應。虛擬資本在追求價值增值運動過程中有脫離實體部門的趨勢,在特定的條件下會走向泡沫經濟。而金融衍生工具正是金融虛擬性最強的虛擬資本。隨著全球金融自由化的快速發展,衍生金融工具不斷推陳出新,各種金融工具的類別區分越來越困難,同時全時區、全方位、一體化的國際金融市場極大地加速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從而加大了金融監管的難度和制定衍生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難度。許多與衍生金融工具相關的業務無法在傳統會計表中得到真實、公允的披露,使得信息的透明度下降。這樣就加大了有關當局的監控難度。并且金融衍生工具以小博大的特征使得參與者輕易遭受巨大的損失,在信用鏈條日益延長和復雜化的今天增加了引發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 從微觀層面上看,風險的產生主要與企業治理層的風險偏好以及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尤其是與企業的風險治理機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執行有關 治理層的風險偏好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風險愛好型治理層對于投機業務則躍躍欲試,很輕易形成賭博心態,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從中航油事件分析的原因來看就在于其總裁陳久霖是一個典型的風險愛好者,他沒有按照公司內部風險治理控制的規則在發生虧損時及時止損,也沒有對市場做出任何信息披露,僥幸和翻本心態反而使他不斷增加保證金,暗中繼續加大賭注,最終導致沒有資金支持,一發不可收拾,虧損越來越大,不得不暴倉。因此必須建立一個適當的控制系統,規定交易種類、交易量和本金限額,慎重選擇使用金融衍生產品的類型。四、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治理體系的構建
衍生金融工具是為了規避金融市場價格風險而產生的,但它同時又聚集了很多風險。在投資日益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假如不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對沖和規避外匯及利率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同時也應該熟悉到,金融工具本身具有“雙刃劍”的特征,假如運用不善,將會導致新的風險。在實際業務中面對衍生金融工具帶來的風險,企業應積極地控制和規避這種風險。 需要一個有序的市場機制 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首先必須深刻熟悉風險治理的重要性,風險治理關系市場命運,是市場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欲求市場健康發展,根本大計是形成一個有序的市場機制,這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從失敗到成功的基本經驗,也是各國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的共同經驗。國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證實,任何一個有序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條件: 1.市場制度的適應性。市場制度適應性是指市場制度不會因各種風險而受到威脅,甚至在發生嚴重危機時,也能采取應變措施補救。 2.市場交易的公正性。所有衍生工具市場參與者在市場上交易是公平的,不受操縱,沒有欺詐和不正當競爭,信息是公開的。 3.市場運作的規范性。市場運作的規范性是指市場運作既要有效率,又是流通順暢的。 4.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障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障性是指市場對投資者的合法收益要給以法律上、市場運作上的保障,使投資者的收益能按時、按量進入帳戶。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運行只有達到上述條件,才能贏得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衍生工具市場才能得以發展。 健全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治理機制 健全的風險治理機制,應當包括健全的風險預警機制、風險識別機制、風險評估機制、風險分析機制和風險告機制。進行風險治理時首先要計算風險敞口頭寸,即市場價值。敞口頭寸的大小決定需對該頭寸可能遭受的潛在損失進行評估的次數。對于交易商來說,天天至少應評估一次。其次,建立分層次的風險評價和預警指標體系,使其能夠科學、合理、系統地反映整個企業風險狀況。最后,建立資本充足率和償付能力的預警監控制度以及告機制。 完善企業的內部治理機制 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曾經說過意味深長的一句話:“人是靠不住的,只有制度才靠得住!币粋制度得以形成意味著各方博弈的行為得以統一或協調,是博弈的結果。制度一旦形成,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制度的約束。內部控制制度是控制風險的第一道屏障,要求每一個衍生金融交易均應滿足風險治理和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必須接受來自董事會和高級治理層的充分監督,保證相關的法規、原則和內部治理制度得到貫徹執行;要有嚴密的內控機制,按照相互制約的原則,嚴格控制交易程序,將操作權、結算權、監督權分開,有嚴格的層次分明的業務授權,對業務操作人員、交易治理人員和風險控制人員要進行明確分工,要為交易員或貨幣、商品種類設立金額限制、停損點及各種風險暴露限額等,交易操作不得以私人名義進行,每筆交易的確認與交割須有風險治理人員參與控制,并有完整準確的記錄;要有嚴格的內部稽核制度,對風險治理程序和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以及各有關部門工作的有效性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評價,確保各項風險控制措施落到實處,加大對越權交易的處罰力度;要建立經理人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加強對從事衍生金融產品交易的金融機構的監管 要規定從事交易的金融機構的最低資本額,確定風險承擔限額,對金融機構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現場與非現場的檢查,形成有效的控制與約束機制。同時要規范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嚴格區分銀行業務與非銀行業務,控制金融機構業務交叉的程度。同時,人民銀行在某個金融機構因突發事件發生危機時,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拯救措施,迅速注入資金或進行暫時干預,以避免金融市場產生過度震蕩。 設立專門的風險治理部門 衍生金融工具投資的巨額虧損失敗案已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置獨立的風險治理部門。風險治理部門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的獨立性,即被授權在監督、控制企業風險中可以不受干擾地依照制度辦事。風險治理部門應與衍生金融工具業務的具體操作部門完全分開,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要全面了解和把握企業所從事的所有衍生金融工具業務。 應當消除或減少隱含的政府擔保和由此產生的道德行為 我國應逐步建立對金融機構的金融衍生市場業務退出機制。道德行為通常產生于封閉的金融體系或新興市場中官方提供的金融安全網。一些金融機構就認為政策肯定會替它們承擔損失,因而無所顧忌地涉足高風險衍生工具投資項目,使大量金融資產價值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隱含的政策擔保會使人們對經濟產生過于樂觀的預期,會刺激過量的不可持續的資本流入金融衍生市場,產生過度投機行為。 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一種尚未履行的合約。在合約簽訂之時,合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便已確定,而交易卻要在未來某個時候履行或完成,這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確認和計量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如何在資產負債表上列和披露相關信息已成為會計核算的難題。對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披露,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要求:首先,實體的治理當局應將衍生金融工具按照IASC所披露信息的性質進行適當的分類;其次,實體應說明其金融風險治理的目標和政策,包括對適用套期會計的各主要類型的預期交易進行套期的政策;最后,實體應披露每一類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范圍和性質以及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并要求具體描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率風險、信用風險以及公允價值的確認情況。因此企業要根據衍生金融工具的特點,改革傳統會計記賬方法和原則,制定統一的信息披露規則和程序,以便治理層和用戶可以清楚明了地把握風險暴露情況,制定相應對策,建立合理科學的風險控制系統,降低和防止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白欽先.對金融結構、金融功能演進與金融發展理論的研究歷程.經濟評論,2005,. 葉水剛,黃河.衍生金融工具的發展、演變及其動因分析.武漢大學學,2004,. 張愛俠.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控制研究.特區經濟,2006,. 唐.M.錢斯.衍生金融工具與風險治理.中信出版社,2004.
新《公司法》的資本公積補虧禁令評析 來源:《中國法學》 作者:劉燕 北京大學 副教授 時間:2010-04-28 點擊: 216 關鍵詞: 資本公積補虧 虧損結轉 《公司法》修改 證券監管 內容提要: 資本公積不得補虧是2005年《公司法》對資本公積規則的重大變更,與此次《公司法》修改放松資本管制的基調頗不和。資本公積的構成主要依賴于公司財務會計規則的界定,但其功能及其實現方式則是公司法中的命題,資本維持原則的要求構成了資本公積補虧的法律約束條件。然而為實現證券監管之目的,新資本公積規則不僅逾越了公司法的功能邊界,而且忽略了其自身的基本邏輯。。1993年《公司法》缺乏對公司理財行為的關注,客觀上為公司財務操縱提供了一種庇護。2005年《公司法》則走到另一個極端,剝奪公司財務運作上的自主權。證券監管思路的調整與會計準則的修改將完全消解新《公司法》資本公積補虧禁令的存在意義。 資本公積彌補虧損本來是公司經營中的一項最普通不過的財務處理程序,也是公司法領域中一個太普通、太技術性以致最不為法律人關注的問題。但近年來,它卻隨著我國證券市場中頻頻出現的上市公司用資本公積補虧現象而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并最終在2005年修改《公司法》時成為公司財務會計部分僅有的兩處修改之一。[1]資本公積不得補虧成為我國《公司法》在財務會計領域中創設的新規則,與此次修訂《公司法》放松資本管制的基調形成鮮明的對比。 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公積補虧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初鄭百文三聯重組事件。當時,已陷入破產境地的鄭百文累積虧損高達18億元,而該公司全部凈資產不足5億元。即便沖銷掉全部股本和公積金,尚余13.5億元的虧損無法彌補[2]。重組方(同時也是鄭百文最大的債權人)三聯集團決定豁免鄭百文14.47億元的債務,該豁免金額形成鄭百文的資本公積后,再用來沖抵剩余的虧損。[3]如此一來,鄭百文的巨額累計虧損將完全消滅,凈資產也由負變正。 由于長期以來的會計實務中不用資本公積補虧,因此,這種頃刻間消除賬面虧損的新方式令會計專業人士瞠目結舌。[4]特別是,鄭百文此舉似乎給證券市場監管者抑制上市公司財務重組努力以沉重一擊,消解了財政部緊急修改會計準則、將債務重組收益從計入利潤調整為計人資本公積的意義[5]。然而,資本公積補虧似乎于法有據。我國1993年《公司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資本公積是否可以補虧,但第179條關于公積金用途的規定中包括了彌補虧損一項[6]。該條所使用的公積金這一籠統稱謂,理應解釋為包括資本公積金在內。這似乎頗讓法律人士感到尷尬。于是,2005年10月出臺的新《公司法》中赫然增加了資本公積不得補虧的禁令。 從彌補虧損到不得補虧,我國《公司法》有關資本公積規則的急劇轉變卻未能象其他條款的修改那樣有充分的理論準備。事實上,資本公積補虧作為廣義上的利潤分配范疇,涉及到公司法最核心的問題,即公司在商業決策上的自主權與股東利益、債權人利益保護之間的平衡,同時又依賴于其自身獨特的會計邏輯。筆者曾撰文指出,資本公積補虧不是一個簡單的是或非的判斷問題,需要考慮資本公積的具體構成形式,同時要把證券監管的需求與公司法、特別是公司財務自身的邏輯區別開來。[7]1993年《公司法》的問題在于關于資本公積補虧的條款過于簡略,缺乏對實踐中公司財務運作具體方式的關注。因此,無法為公司自主且合規的財務運作提供指導,卻容易成為各種財務操縱手段的保護傘。從這一點看,修改后的《公司法》依舊簡單處理,只不過從可以補虧一躍而到不得補虧的另一個極端。這種處理方式或許滿足了證券市場監管的一時之需,但是如同一個陽光下的肥皂泡或者流沙上的城堡,看起來很美,卻無法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在下文中,筆者將針對《公司法》修改過程中暴露出的對資本公積制度認識上的盲點,從法律與會計的雙重視角對資本公積補虧問題進行分析。 一、資本公積補虧的基本含義及其約束條件技術層面的解析 (一)資本公積補虧的基本含義 就其基本屬性而言,資本公積是列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中所有權權益項下的一個會計科目。它記錄公司的一類資金來源,其核心內容是公司以超過股票票面金額的發行價格發行股份所得的溢價款。[8]所謂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則是一種會計處理程序,即將資本公積賬戶中的金額轉入因虧損而呈負數的未分配利潤賬戶,在賬面上消除虧損,從而改善企業的財務報表數據。許多國家的《公司法》都明確承認資本公積彌補企業虧損的作用,例如《日本商法》第289條第1款規定:資本公積金或者盈余公積金,除彌補公司的虧損之外,不得使用。另外,《德國股份法》也有相關規定。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雖然通常謂之用資本公積補虧,但并不存在實際的使用資金或資金流出之意。資本公積、虧損都是從企業的資金來源、而非實體資金角度來界定的概念,位于資產負債表的權益一方,與資產一方相對[9]。資本公積所代表的實體資金如果曾經存在過(例如股本溢價以及接受捐贈等情形),也早已用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中,與企業其他資金混同。當企業出現虧損時,并不存在一種特別的資本公積資金可以被用來彌補虧損。資本公積補虧不過是一種賬務處理程序而已,意味著在所有者權益項下的相關科目之間進行金額調整,它更象是一個抽象的計算過程。這一計算的邏輯也獲得了公司法學者的認可。[10] 盡管如此,資本公積補虧也并非虛幻的賬面游戲。虧損是公司發生的真實的資產減損,補虧也必須通過現實的資產來進行填補。從這個意義上說,資本公積補虧隱含的前提是資本公積所對應的實體資金曾經真實地存在過,由企業收到并投入到生產經營當中。只有這樣,資本公積項目所對應的資產才有可能承受滅失或減損,也才能實現真實意義的補虧。從某種意義上看,這一過程也可以稱為實體意義上的補虧,即資本公積所代表的資金在公司經營中用來拾遺補缺。不過,這是一個自然發生的、不受人為控制的過程是在資本公積所代表的資金實際進入公司那一刻,與其他經營資金的混同而實現的,更不可能由《公司法》來喝令禁止。 (二)資本公積補虧的約束條件 由此來考察資本公積的內容,可以發現其中相當部分并不代表實際的現金投入。隨著公司資本運作的普遍化,資本公積的內容越來越龐雜,完全改變了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的傳統含義。相當多的所有者權益增長或者賬面增長,既非來自所有者的出資,也非源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盈余,而是由于特定的會計處理程序造成的。在沒有更合適的會計賬戶對它們加以反映的條件下,它們統統被歸入資本公積項下,以至于資本公積賬戶實際上成為一個會計上的聚寶盆。 依照財政部發布的《股份公司會計制度》(1988)、《企業會計制度》(2000)以及若干補充規定[11],目前計入資本公積賬戶的十余個項目,除傳統的資本溢價外,可以分為如下兩大類: (1)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取得的、代表著所有者權益實際增長的資源,但是不作為收入確認。這一類的項目主要包括他人捐贈的現金或實物財產,接受外幣投資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因債務重組而獲得的債務豁免或減少,國家撥人的專門用于技術改造等目的的款項使用后轉入資本公積的余額等。由于會計上的收入賬戶主要核算企業基于經營活動而導致的股東權益的增加,而上述資財雖由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取得,但與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因此歸入資本公積。 (2)基于會計程序而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增長。例如,公司為改制、合并或其他財務目的,依照法律規定對資產進行評估,因當前市場價值高于賬面價值而形成的法定資產評估增值。另外,當公司的對外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通常會產生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準備、被投資單位評估增值準備或者被投資單位股權投資準備等。[12]這類準備項目有兩個特點:第一,其價值通常隨著相關資產項目的市場價值而上下波動,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第二,它們體現的是股東權益的賬面增長,并沒有實際的資金流入。只有當它們被處置、轉讓時,增值部分才有可能實現。因此,這些項目往往又被稱為未實現的收益。 根據前面的分析,傳統的資本溢價以及上述第一類資本公積項目(如接受的捐贈價值、接受的專項補貼、已實現的資本匯兌差異等),都意味著曾經有真實的資產或利益流入公司當中,因此從會計原理上說是可以用來彌補虧損的。相反,上述第二類資本公積項目作為尚未實現的準備,只是賬面上的數字而已,無法用來彌補虧損。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籠統地說資本公積可以補虧或者不可以補虧都是不準確的。 二、資本公積補虧在公司法下的意義及其規制方式 資本公積概念在《公司法》出現的頻率遠低于其在會計制度中所占篇幅,但會計學者一致認為,資本公積制度的意義首先在于實現法律上的一些基本目標和要求,資本公積與股本的劃分主要是基于法律(特別是公司法)的規定,而不僅僅是依照會計慣例。[13]因此,資本公積能否補虧,會計技術層面的分析只是一個必要條件,還要看一國公司法對資本公積功能的設定以及對其用途的限制條件?疾熨Y本公積制度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沒有一個國家禁止資本公積補虧,但是基于資本維持原則下的利潤分配標準,一些國家的公司法對資本公積補虧的順序加以限制。 (一)傳統公司法對資本公積用途的限制不得分派股利 從公司發展的歷史來看,資本公積賬戶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為處理公司股東間的關系,即通過股本和資本公積的劃分,在保證公司股權關系的清晰度的同時,維系股東之間、特別是在不同時期加入公司的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14]二是為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限制公司對股東的分配。其中,后者既是傳統公司法資本制度的核心原則,也是公司法所強調的資本公積制度的功能。 無盈利不分配是各國公司法普遍奉行的一項利潤分配規則,其目的是維持公司資本的完整性。由此衍生出資本公積不得用于派發股利的限制,[15]因為公司的資本公積與股本一樣,基于與出資的相關性而具有資本的屬性,這在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的時代最為典型。 需要指出的是,禁止資本公積派發股利在損益表尚未普遍使用的19世紀中尤其具有顯著的意義。[16]當時,公司確定可用于分配的盈利的方式是比較前后兩期的公司凈資產價值,而凈資產是公司全部資產扣除負債后的余額,其中既包括了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也包括公司從日常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利潤。公司法最初提出資本維持原則的要求時,法律上只是限制從凈資產增值中派發的股利不得減損股本。因此,出資人可以要求對股本溢價進行分配。這也是會計實務中將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本與股本溢價背后的一個最重要的利益驅動。但是股本的金額畢竟是有限的,特別是在實行名義資本制度、立法上無最低資本額要求的國家,股本(準確地說是股份)的意義主要在于明確股權關系,而非對債權人的保護。因此,股本的總額可能只是象征性的500或1000元,真正構成公司經營活動基礎的資本投入部分體現在資本公積賬戶中。[17]這樣,通過禁止將資本公積用于利潤分配,就在股本限制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了公司凈資產被分配出去的部分,從而使得資本維持原則真正得以落實。[18] (二)我國1993年《公司法》的效果對公司財務基礎的保全 我國公司法也體現了限制資本公積派發股利的目的。1993年《公司法》第179條規定:公司的公積金用于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雖然沒有直接規定資本公積不得用于派發股息,但立法意圖很明顯,即要求資本公積作為公積金的一種應當存留于公司中。 其實,在我國公司法奉行的嚴格法定資本制下,傳統公司法基于債權人的利益而限制資本公積派發股息的意義并不顯著。這不僅因為我國立法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有最低注冊資本額要求,而且出資人必須在公司設立時足額繳付,不存在英美法下股本名義化、而由資本公積記錄真實出資的問題。因此,注冊資本本身已經為債權人提供了一個最基本的保護[19],對資本公積的用途進行限制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已經消解了。 然而,考慮到現實中我國公司資本公積賬戶內容的龐雜,限制資本公積派發股利可能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其意義可能更多地在于維持公司自身的持續經營和運作。如前所述資本公積賬戶中歸集的股本溢價以外的多個項目(特別是準備類項目),只代表了公司凈資產價值的賬面增長,它們并沒有真正實現,也尚未為企業帶來實際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如同現代企業的血脈,如果允許企業用資本公積派發股利,無異于迫使企業將經營性資產變現,進一步減少了企業創造未來現金流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公司法限制資本公積派發股利的意義,已經悄然從單純保護債權人利益轉化到如何促進公司自身財務運作的合理化。這也是與整個公司法的發展路徑一致的。當公司資本公積已經成為容納公司諸多財務運作結果的聚寶盆、而非單純的額外出資之棲息地時,資本公積的功能逐漸多元化也就不可避免。相應地影響到對資本公積的用途的規制方式。 (三)資本公積補虧的公司法邏輯重要的是順序 與資本公積補虧作為一種帳務處理程序的會計觀不同,在公司法下,資本公積補虧的結果是為企業日后的利潤分配行為清除障礙,因此它可以納入廣義的利潤分配的范疇。實踐中,公司也正是在利潤分配的環節上對資本公積進行操作。 然而,資本公積的出資屬性畢竟不同于分配物的盈利屬性。如果許可資本公積補虧,同時又沒有要求資本公積只能在當年利潤、盈余公積無法彌補虧損后用于補虧,那就意味著公司可以在虧損年度,通過用資本公積補虧而把本年利潤或者累積盈余釋放出來,用于利潤分配,[20]這實際上是變相地用資本公積進行利潤分配,使得公司法關于資本公積不得用于利潤分配的限制形同虛設。因此,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公司法中明確規定盈余公積應先于資本公積補虧。例如,我國臺灣地區《公司法》第239條第2項規定,公司非于盈余公積填補資本虧損,仍有不足時,不得以資本公積補充之。[21] 我國公司法一直缺乏對虧損彌補順序問題的關注。1993年《公司法》第177條對彌補虧損問題規定得很含糊: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上一年度公司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22],僅涉及法定公積金與當年利潤之間的補虧順序,并沒有提及資本公積如何補虧。由于第179條中有公積金用于彌補虧損的概括性規定,顯然《公司法》并不禁止資本公積補虧。既然法律上沒有關于資本公積補虧的順序,公司難免鉆法律的空子,濫用資本公積補虧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現舉一例說明:某公司2001年通過重組實現少許盈利。該公司資產負債表顯示,以前年度未彌補的累積虧損為4000萬元,資本公積9000萬元,其中股本溢價3900萬。由于該公司無盈余公積,無法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故公司決定,先用4000萬元資本公積彌補累積虧損,然后將2001年度盈利進行分配。[23] 由于當前企業資本公積的構成的多元化,例示中的問題將更加嚴重。公司資本公積中基于會計處理程序而形成的、尚未實現收益的項目,都可以通過這一途徑而參與到利潤分配的過程中。具體來說,該公司9000萬資本公積中實際能夠用于彌補虧損的股本溢價不足3900萬元,因此尚有100萬元累積虧損未得到真正的彌補,更不應當進行利潤分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與純粹的補虧不同,利潤分配、特別是對股東的分派帶來的是真實的資金流出。其結果是,原本為單純的會計處理程序而產生的賬面增加卻導致公司資產的實際流出。這無異于赤裸裸的資本減損,不僅可能危及債權人的利益,而且動搖了公司自身財務基礎的穩健性,遑論公司的長遠發展了。 由此來看,《公司法》對資本公積補虧的規制,不在于絕對地禁止資本公積補虧,而在于明確公司虧損彌補的先后順序,避免資本公積變相進行利潤分配。這種規制方式既體現了資本公積補虧本身的邏輯,也承繼了公司法保護債權人利益的傳統,同時更體現了現代公司法對公司自身穩健發展的真正關注。 三、證券監管視角下的資本公積補虧與《公司法》的邊界 資本公積補虧爭議,源于我國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與監管者之間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博弈過程,同時也是我國證券監管用財務指標作為監管工具的一種必然結果。 資本公積補虧的前身是債務重組收益扭虧。1998年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規定在債務重組過程中,債務人可以將債權人放棄債權或給予債務人的其他讓步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計人債務人的當年損益中。這本來是一個普通的會計準則,與國際上對債務重組事項的會計處理原則也是一致的。[24]不過我國上市公司很快發現該制度的衍生價值:一條新的創造收益的途徑。因此有虧損之虞的上市公司紛紛在年底突擊進行債務重組,扭虧為盈。鑒于此,財政部在2000年底緊急修改會計準則,將債務重組收益確認為資本公積,不得計人利潤。人們希望這將阻卻那些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借助債務重組收益而實現快速扭虧的熱潮。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