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建議盡快提高個稅起征點
應盡快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考慮減免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稅費負擔,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稅費負擔。
■吳啟迪委員:
應該把由地方管理的事務連同責任和財力一并給地方。
■白克明委員:
應對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的收入比例做一些調整,給地方多留一些,少收一些,可以采取藏富于民的思路。
“應適當考慮給中小企業和普通勞動者減稅讓利、加大公共服務支出和一般性轉移支付。”昨天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分組審議中央決算報告、200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關于2007年中央決算的審查報告、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鄭功成、白克明等在會上這樣提出。
應該盡快提高個稅起征點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保障學院副院長鄭功成委員說,應當適時考慮減稅讓利,以便更多惠及普通勞動者,幫助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困難期。一是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應該盡快進一步提高。現在的起征點仍然偏低,大量中等收入階層成為個人所得稅的主要來源,這個結構影響到社會收入分配格局的公平。二是要考慮減免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稅費負擔,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稅費負擔。
不過,對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出的 “個稅起征點改為多少合適”,他并未做出直接的回應。
鄭功成結合自己最近在廣東、浙江調研的經歷強調,如果不能從稅收政策上支持這些微利企業,對整個國家的就業將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財政的增長速度可以適度放慢一些,適時推出一些減免稅收的政策,將是有利于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要舉措。
增加轉移性支付 放權給地方
委員們認為,加大公共事業和服務的財政支出比例、增加轉移性支付,應與財力和事權相匹配原則同時加強。吳啟迪委員指出,人大財經委的報告里提出 “根據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原則,優先界定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支出方面的責任”的觀點非常好,并且應該把由地方管理的事務連同責任和財力一并給地方。
鄭功成委員估計,今年的財政收入可能超過6萬億。但是,他認為目前我國財政的支出結構還存在一些問題,公共性依然不足,國家對財政支出結構的調整,主要是對每年的增量下功夫,增量調整結構能力有限。財政支出結構不僅要在增量上注意解決保障民生與改善民生問題,也應當對原來的支出結構進行一些調整。如果財政資金越來越多,結構調整跟不上,效率必然相對下降,容易拉大城鄉和地區的差距,還可能激化社會矛盾。
對此,吳啟迪委員說假如轉移支付有一個穩定增長的機制,地方政府對公共事業的投入才能較好得到保證。
鄭功成委員還建議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增強城鄉居民抗風險的能力,“目前財政對社保的投入不到整個支出的12%,這個比例在全世界來講都是偏低的。” 財力還有向中央集中的趨勢
對于 “將適合地方管理的專項轉移支付具體項目審批和資金分配工作下放給地方政府”的觀點,白克明委員指出,應當把一些由地方管理的事務責任權利相統一,這是財稅體制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目前我國的事權和財權是分割的,應當在適當的時候,對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的收入比例做一些調整,給地方多留一些,少收一些,可以采取藏富于民的思路。這些年,由于中央財政的收入集中了全國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現在全國是5萬多億,中央占了2.8萬億。中央財政收入的增長比全國收入增長速度還要快,這就說明我國的財力還有向中央集中的趨勢。
全國人大代表李酌也建議:第一,希望加快建立縣級最低財力保障機制。對地方政府基本支出需要的財力缺口進行一般性的轉移支付。第二,加快中央財政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三,加大地方政府安排使用專項資金的自主權,在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同時,在專項轉移支付的使用上要放權基層政府,中央政府應側重于確定扶持的重點產業和行業,而不應側重于具體的項目。
【作者:朱小雯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