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報社工作的吳女士在入職前被通知到單位定點體檢醫院——某醫療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醫院做體檢。在一系列檢查后,醫院將吳女士這份顯示有“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體檢報告,依照雙方單位之間的協議,直接交給了吳女士所入職報社的人力資源部。吳女士認為醫院的行為侵犯她的人格、隱私權。隨即,她將該醫療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告上法庭。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吳女士訴北京某醫療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人格糾紛一案,法院終審判決駁回了吳女士的訴訟請求。
據吳女士起訴稱,她于2007年8月6日在某報社辦理入職手續,同時被通知到定點體檢醫院做入職體檢。8月14日,她被體檢醫院通知由于乙肝表面抗原呈陽性需要再次復檢。8月15日,體檢醫院出具體檢報告和“主檢結論”,并在未經她知曉和同意的情況下,將體檢報告直接出具給她所在單位的人力資源部。
由于體檢報告中顯示“乙肝陽性”的檢驗結果,以及主檢醫師所下的“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核心抗體陽性,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感染,有傳染性”等具有誤導性的結論,致使人力資源部主管將該報告呈送給她部門領導層定奪是否錄用她,直接導致她隱私的泄漏,使她的名譽人格受到了不利的評價和嚴重侵害。后,她到地壇醫院進行再次體檢,HAV-DNA化驗結果為陰性,并找到北京市疾控中心肝炎室專家進行幫助,最終由地壇醫院專家出具權威醫學證明,才得以錄用。
原告認為,醫療科技發展公司下屬的醫院在沒有事先通知她并取得她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不實的體檢報告泄露給錄用單位人力資源部門,并且出具的是不實及誤導性的結論,直接對她的人格和社會評價造成了嚴重影響和后果,嚴重的侵害了她的隱私權。醫療科技發展公司下屬的醫院違反了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鑒于體檢醫院為醫療科技發展公司的下屬機構,不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資格和能力,所以她將醫療科技發展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確認醫療科技發展公司違法泄漏乙肝病毒攜帶者體檢結果的行為侵犯了她的人格、隱私權,判令醫療科技發展公司賠償她精神損失費5萬元,要求醫療科技發展公司賠禮道歉。
根據吳女士的訴訟請求,醫療科技發展公司認為,2006年12月31日,他們公司與吳女士所在的報社達成廣告互換合作協議,雙方商定由他們為報社提供體檢卡以置換報社的廣告版面資源,也就是他們在報社刊登廣告,報社員工憑體檢卡到他們公司進行體檢,雙方均不需要支付對方費用。雙方同時約定體檢結果由他們公司直接快遞給報社。
2007年8月11日,吳女士持體檢卡到他們公司下屬的醫院體檢,檢查后他們發現吳女士乙肝表面抗原陽性,通過復查后,他們據實出具了體檢報告,他們認為此做法沒有過錯。吳女士按照單位要求持體檢卡來進行入職體檢,意味著吳女士放棄了對自己身體健康等方面的隱私權的要求,愿意讓單位知曉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并且愿意讓單位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決定是否錄用自己。所以他們公司的行為不構成侵犯隱私權,吳女士也沒有客觀存在的損害后果。
一中院審理后認為,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案中,吳女士按照錄用單位報社的要求,到醫療科技發展公司所屬的醫院進行入職體檢,醫療科技發展公司依據其與報社之間簽訂的廣告互換合作協議,對吳女士進行體檢后,將吳女士的主檢結論交給報社人力資源部的行為,并非擅自或違法公布他人隱私的違法行為,而是履行其與報社之間的廣告互換合作合同義務行為,醫療科技發展公司的行為未構成對吳女士人格權的侵害。吳女士提出關于醫療科技發展公司的行為侵害了其隱私權并對其人格和社會評價造成了嚴重后果的理由,缺乏事實依據,法院不予采納。
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業權利的意見》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在招、用工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將肝功能檢查項目作為體檢標準,但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和衛生部規定禁止從事的工作外,不得強行將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作為體檢標準。該規定系對用人單位在招、用工過程中對體檢標準的規范,并非對體檢單位規定體檢項目的規范,所以吳女士提出的關于醫療科技發展公司下屬醫院違反有關體檢機構不得強行將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作為體檢標準規定的主張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