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管轄權裁決應視為未經仲裁
——山東泰安中院裁定孫巖與山東電建公司、東平就業辦勞動爭議案
張繼明
[裁判要旨]
勞動仲裁委員會以“不屬本委管轄”為由駁回申請的案件屬于未進行仲裁。一方當事人依據“不服裁決可起訴”的裁決內容向仲裁委所在地法院起訴,該法院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移送其他法院后,受移送法院應當審理是否“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案情]
原告孫巖以“自己是被告山東電力建設第二工程公司(以下簡稱電建公司)職工,電建公司一直未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且與同崗位職工不能享受同等待遇”為由向濟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濟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定,東平縣龍山職業介紹所自2005年5月與孫巖簽訂勞動合同,并將孫巖派遣到電建公司工作。據此,該委員會于2008年7月22日作出(2008)582號仲裁決定書,認為該案不屬該委員會管轄,駁回了孫巖的申請請求。次日,孫巖訴至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該院同日受理。電建公司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孫巖的用人單位系東平縣勞動就業辦公室(以下簡稱就業辦),勞動合同實際履行地在云南省富源縣,本案應當由東平縣法院或者富源縣法院管轄。2008年8月27日,歷城區法院作出(2008)歷城民初字1530號民事裁定書,認為:被告提交的勞動合同書、勞務協議書均證明原告的用人單位系東平縣龍山職業介紹所,因該介紹所已被注銷,其相關權利義務由開辦單位即就業辦承擔,而其住所地在東平縣,故電建公司所提管轄異議成立。依照民訴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裁定將本案移送東平縣人民法院審理。山東省東平縣人民法院受理該案后,被告電建公司以“本案屬于勞動爭議案件且未經仲裁”為由認為法院無權直接受理,要求駁回原告起訴。
[裁判]
山東省東平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濟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不屬該委員會管轄駁回原告孫巖的申請請求,本案未進入實質的仲裁程序,人民法院審理該案的條件尚未成就。濟南市歷城區法院依據雙方當事人對管轄權的爭議將該案移送本院管轄,移送案件的裁定只確認了本院可以管轄的事實。在勞動仲裁機關未對本案所爭議事項進行裁決前,人民法院不應予以審理,應依法裁定駁回原告孫巖的起訴。
該裁定宣布后,原告提起上訴,山東省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裁定予以維持。
[解析]
本案爭議可以分解為三個層次:一是本案是否經過了仲裁程序;二是應當如何理解勞動爭議起訴條件“對仲裁裁決不服”;三是受移送法院應當審理是否“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下面逐一進行分析。
一、本案是否經過了仲裁程序
本案中,濟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2008)582號仲裁決定書中的“如不服本裁決,可于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否表明其已經完成了仲裁程序,具備了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條件?
實際上,本案尚未進入仲裁程序。理由如下:其一,雙方當事人在濟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時,只爭議了仲裁管轄權,該仲裁委就以“不屬本委管轄”駁回了原告的申請請求,本案實際上未進入實質仲裁程序就終結了仲裁。未進入程序就終結,更不必說完成仲裁程序了;其二,“如不服本裁決,可于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是仲裁決定書的格式用語,并不能表明本案已經完成了仲裁程序。并且,該仲裁決定書使用此格式用語本身就欠妥當;其三,仲裁委以“不屬本委管轄”駁回原告申請,與裁決不予受理、逾期不作出裁決不同,前者是告知本案應由其他仲裁機關仲裁,只相對消滅了當事人的申請仲裁權,而后者是對該勞動爭議不予仲裁,絕對消滅了當事人的申請仲裁權。綜上所述,本案勞動爭議的仲裁程序尚未完成。
二、應當如何理解勞動爭議起訴條件“對仲裁裁決不服”
認為“對仲裁裁決不服是指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決定概括性不服,即只要不愿服從仲裁決定,不論不服的內容如何,都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先裁后審是一種程序性規定,只要勞動者經過了仲裁機構的仲裁,不論結果如何,均應視為已經過了仲裁,法院應當受理”的觀點,是錯誤的。
“對仲裁裁決不服”是指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實體處理不服。這是因為,綜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相關規定,勞動者就勞動爭議可以提起訴訟的情形有三種:一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二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三是對實體爭議裁決不服。這三種情形都是對勞動爭議作出的實體處理(包括明示或默示的不予處理)。而本案勞動爭議在濟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時,該仲裁委只是告知原告不屬本委員會處理,言外之意是其他仲裁委員會才是有權仲裁機關,對當事人的爭議事項未作出實體處理,本案也就不符合起訴條件。此外,本案原告的訴訟請求除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請求事項均是要求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等仲裁終局的事項,仲裁后無需再向法院起訴,裁決書可直接發生法律效力。從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來看,先裁后審的“裁”是一種實體性處理,本案應駁回原告起訴,由原告首先向東平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三、受移送法院應當審理是否“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
這里的“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是指已經審結案件的生效裁判。與此相對應,“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一般是指其他案件生效裁判所確認的事實。而歷城區法院移送來的案件并未審理完畢。“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一般是在裁判主文或裁判理由中直接確認的事實,歷城區法院的裁定并沒有直接確認已完成仲裁程序的事實。
第一,在歷城區法院,雙方當事人只對法院的管轄權進行了爭辯,對仲裁程序是否完成尚未進行陳述和辯論,如依據該裁定忽略當事人爭議的程序事項(法院受理的條件是否已全部成就)徑行審判,會損害被告的陳述和辯論權。
第二,歷城區法院移送管轄的裁定只能說明東平法院審理該案符合地域管轄的規定,可以受理,即具備了受理該案的部分條件。這與受理條件全部成就后的應當審理并不等同。受移送法院駁回起訴與移送管轄的裁定并不矛盾。
第三,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及此前的有關法律規定“先裁后審”的目的,是為了借助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方便查清事實的優勢及時解決勞動爭議。本案未經實體裁決,法院受理后有許多事實需要查明,但由于法官不像仲裁員那樣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了解該企業的勞動合同情況等優勢,在查清這些事實時難以做到準確、高效,也就不利于本案爭議的及時化解。而勞動爭議仲裁更有利于及時、準確地化解爭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受移送法院根據未經仲裁的事實駁回原告的起訴,符合相關法律的立法目的,不會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與濟南市歷城區法院作出的(2008)歷城民初字1530號民事裁定書不相沖突。
本案案號為:(2009)泰民四終字第99號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