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法規規章 |
|
|
河北省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3年) |
出處:法律顧問網·涉外dl735.cn
時間:2010/8/15 15:44:00 |
河北省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3年) 【分 類】 金融管理 【時 效 性】 有效 【頒布時間】 2009年04月25日 【實施時間】 2009年04月25日 【發布部門】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北省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3年)的通知
冀政函〔2009〕39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河北省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3年)》已經2009年4月20日省政府第31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09年4月25日
河北省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3年)
為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加快金融產業發展,根據《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遠景目標》,在總結《河北省“十一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三年實施情況的基礎上,按照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制訂本規劃。
一、基礎與條件
(一)產業現狀。
1金融機構規模不斷壯大,經營實力有所增強,機構門類較為齊全,金融服務體系日臻完善。我省各類金融機構相互競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建立了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組成的銀行類機構;以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組成的證券期貨類機構;以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組成的保險類機構;以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財務公司等組成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截至2008年末,有2家政策性銀行、5家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我省設立了分支機構,全省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9958家。證券公司法人機構1家,證券營業部65家(其中外埠27家),服務部61家(其中外埠12家);期貨經紀公司法人機構1家,營業部16家。省級保險公司35家,保險分支機構3371家;保險中介機構98家,分支機構313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075家。非銀行金融機構7家,其中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設有分支機構,信托、租賃、財務公司各1家。同時,隨著金融產業改革的深化,全省形成了“一辦一行三局”(金融辦、人民銀行、銀監局、證監局、保監局)的金融調控與監管體系。
2金融市場發展勢頭看好,競爭能力有所提高。近幾年,我省金融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36%,2008年達到419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259%,金融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直接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全省金融從業人員達40萬人。貨幣市場發展步伐加快。截至2008年末,全省銀行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770902億元,增長2336%,居全國第8位;各項貸款余額945330億元,同比增長1697%,居全國第10位。2008年實現賬面利潤1996億元。資本市場規模不斷壯大。截至2008年末,全省有上市公司56家(其中境內36家、境外20家),股票57只,累計直接融資870億元。其中2008年直接融資210億元,占全部融資的比重達到1472%。保險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2008年保費收入達到48059億元,增速居全國前列,業務規模位居全國第8位。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的比例)為3%,保險密度(人均保費收入)為68991元/人。
3地方金融機構初具規模,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截至2008年末,全省城市商業銀行及城市信用社11家,省農村信用聯社1家,市級聯社3家、縣級聯社155家,其中農村商業銀行1家,農村合作銀行2家。村鎮銀行、信托、租賃、財務公司各1家。小額信貸組織137家(其中小額貸款公司132家、扶貧社2家、村級互助社3家)。融資性擔保機構380家,典當行132家。地方銀行類和非銀行金融資產規模達到580818億元。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和中介法人機構各1家;保險中介法人機構98家;地方證券期貨類和保險類金融資產規模合計30億元。經過多年的發展,地方金融機構已經成為服務“三農”、縣域經濟、支持個體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主要問題。
1金融產業發展相對滯后。金融對經濟的貢獻度較低,金融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與全國平均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金融市場發育尚不成熟,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低,2008年存貸比為5338%,在全國屬于偏低水平。
2金融結構矛盾突出。主要是金融機構多元化程度不高,金融市場主體數量偏少、活力不足、實力不強,外資銀行和省級商業銀行、法人保險公司尚屬空白。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只有6家入駐河北,信托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證券公司和期貨經紀公司發展緩慢。
3直接融資比例偏低。上市公司總體質量不高,規模偏小,盈利能力較弱,再融資能力亟待加強。基金、債券市場發行規模小,柜臺交易市場還未建立起來。現代金融工具運用少,金融產品單一,投資銀行業務發展緩慢。各級政府主導的投融資機構數量較少、實力較弱、融資能力偏低。
4地方金融機構實力相對薄弱。城市商業銀行規模偏小,資產質量較差,整體競爭力不強。農村信用社改革任務艱巨,產權制度、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5金融發展環境亟待改善。社會信用體系尚不健全,中介及擔保機構數量相對匱乏,金融政策支持、人才支撐力度不夠。2008年全省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03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42個百分點。
(三)面臨的機遇和有利條件。
1未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將為金融產業發展提供新的空間。近幾年,我省經濟規模不斷壯大,呈現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2008年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61886億元,居全國第6位,同比增長1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41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95元,為我省金融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我省地處我國第三經濟增長極,環渤海地區經濟的崛起,將加速我省沿海經濟格局的形成。據預測,今后一個時期,我省經濟將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長速度,人口將保持千分之六的年均增長率,企業融資將逐步走向多元化,規模迅速擴大,為金融產業發展提供巨大商機。
2金融業的改革開放將為金融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從國際形勢看,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日益緊密,金融與經濟呈現出互動、融合和滲透的特征,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愈加明顯。從國內情況看,我國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金融業改革和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給地方發展金融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一些省市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提出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努力把金融產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搶占經濟發展新的制高點。北京市提出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天津市利用政策優勢,正在著手建設“全國金融改革創新基地”;浙江省提出要把金融產業作為第一增長極培育。我省環繞京津,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應利用京津金融資源,大力培植、發展河北金融產業。從自身發展看,我省金融產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和發展期,面臨由傳統金融到現代金融、由封閉金融向開放金融的轉變,健康發展的主基調已經形成,正步入科學發展的新軌道。
3我省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為金融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金融工作,把發展金融業放在突出的位置,作為一個重要的主導產業來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在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上,我省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強化誠信建設,化解金融風險,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為金融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加快金融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金融業的多層次需求;借助京津金融業優勢,推進京津冀金融一體化,不斷提高我省金融產業的實力、活力、競爭力,形成產業增長極;以防范風險、推進創新、營造環境為著力點,努力把金融業培育成為金融產業,實現由金融大省向金融強省的跨越。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京津冀金融一體化主動融入原則,加快發展金融產業。我省金融業的改革發展必須服務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積極推進京津冀金融一體化進程,優化全省金融產業布局,充分利用北京金融資源和天津的金融創新政策,促進利益分享機制加速向我省傳導。
2堅持全面發展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原則,著力推進地方金融組織體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支持和引導金融機構深化改革,把引進金融主體、壯大地方金融機構、培植地方金融總部放在優先地位,下大力優化縣域以下農村金融體系,積極構建競爭力強、服務高效的地方金融機構體系,推動金融產業全面協調發展。
3堅持開放創新與防范風險并重原則,不斷提高金融產業競爭力。正確把握當前金融國際化趨勢和發展特點,全面推動金融產業的觀念創新、體制和機制創新,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存貸比例,降低不良貸款率,加大政策支持和監管力度,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風險,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努力提高金融產業競爭實力。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從2009年到2013年,全省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年均增長12%左右,達到750億元左右(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之和,2007年價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以上(扣除每年物價上漲因素),保持金融產業較快發展,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銀行業:到2013年,力爭新增中外資銀行類金融機構5家,提升區域性金融總部1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0000億元左右,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8500億元左右。全省建立起種類齊全、結構合理、分工明確、競爭充分、運轉高效、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有力的銀行類機構體系。
證券業:到2013年,力爭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75家,累計融資金額1500億元左右。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公司債券等融資規模達到1000億元左右;爭取建立投資基金,規模達到500億元左右。全省直接融資總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左右。直接融資比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建成股票、債券、基金、期貨等種類齊全、各類證券機構較為發達的證券市場體系和有效的監管體系。
保險業:到2013年,力爭全省中外資保險公司省級分公司達到45家,保險業務總收入9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20%以上。力爭組建全國性法人保險公司1—2家,保險深度達到4%左右,保險密度達到1300元/人左右。建成主體多元、產品豐富、服務廣泛、布局合理、誠信規范、監管有效、運營安全的現代保險市場體系。
其他金融業:到2013年,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信托投資、財務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之和實現翻番。
三、主要任務
(一)合理規劃金融產業布局,推動京津冀金融一體化。
1大力開展金融合作。把握河北金融產業發展定位,實現與京津的互動發展,推進京津冀金融一體化。利用京津發達的金融市場,建成京津冀支付結算服務系統,推動京津冀和環渤海區域支付結算和產品創新,推動征信系統一體化、產權和票據市場一體化。在京津周圍建設金融聚集區和金融服務區。加強與北京市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和天津市創建“全國金融改革創新基地”的互動,積極與其打造金融合作共同體。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金融衛星城,注重發展金融后臺服務基地。各設區市結合本地實際,搞好對接,加快金融產業的發展。
2建設金融中心城市。以省會經濟為依托,以整合省內金融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提高資本利用率為重點,通過建設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體系、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多樣化的金融組織體系、立體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創建具有全省金融決策中心、監管中心、信息中心和綜合配套服務中心等功能的金融中心城市。
3創建離岸金融市場。以曹妃甸循環經濟示范區為依托,以外向型、開放型和創新型金融為主旨,開辦離岸金融業務,建設離岸金融市場,在條件具備時打造離岸金融公司聚集區,把曹妃甸建設成我省與國際金融接軌的平臺,為冀東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支撐。同時,對新興金融機構、金融業務及其衍生品開展先行先試,從體制和機制上為全省金融改革開辟一條全新的途徑。
4建立開放的資本市場。以渤海新區建設為依托,以私募股權基金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為主體,發行各類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和公司債券,推進房地產及其他企業固定資產的證券化。加快基金、保險、期貨等金融公司建設,不斷開發新的金融衍生工具、開拓新的融資渠道,為冀中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支撐。
(二)增多做強金融市場主體,匯聚金融資源。
1深化銀行業改革。支持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郵政儲蓄銀行深化改革,建立業務創新和信貸投放激勵機制,進一步完善分支機構和基層網點的服務功能,發揮銀行業領軍的作用。
2壯大股份制商業銀行。支持引導我省現有6家股份制銀行增設網點、延伸服務,逐步引進其他股份制銀行和外省城市商業銀行來我省設立分支機構。爭取將全國性名牌股份制商業銀行多數引進。
3引進外資金融機構。重點引進有實力的銀行(證券、保險)企業來冀設立中國總部、分支機構或出資設立法人外資機構。大力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增強金融市場活力。
4引進金融后臺服務機構。積極爭取國內金融機構總部的支持,爭取來冀設立后臺業務、產品研發、客戶服務、數據備份中心,不斷增加市場主體,提高金融機構集中度,增強吸引和配置金融資源的能力。
(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1加大企業上市工作力度。著力組織國有大型企業在國內整體上市,培育一批民營企業到中小企業板上市融資,鼓勵和引導創新型小企業適時進入創業板、場外柜臺交易等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國際資本市場上市,重點推動一批條件成熟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在境外資本市場上市,精心培育香港市場的河北“板塊”。圍繞培育若干產業龍頭,建立新時期標志性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兼并收購、整體上市等實現行業整合和產業升級,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的發展規模和運行質量,力爭形成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上市公司群體。
2大力發展債券融資。搭建地方投融資平臺,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籌集資金,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3大力發展期貨市場。引進省外期貨公司,促進期貨經營機構多元化;培育期貨機構投資者;發展訂單農業,鼓勵涉農部門及生產、加工、流通和外貿企業參與和利用國內期貨市場進行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在我省鋼鐵、礦石主要集散地,組建我省鋼鐵、礦石期貨交割庫。
4大力發展各類投資基金。根據國家政策和我省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省內投融資機構聯合省外規模大、實力強的法人機構組建產業投資基金、通過政府規范設立與運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發展創業投資基金,促進社會資本向產業資本的轉化。
5大力發展區域股權產權交易市場。積極推進省產權交易中心與京津交易所合作,盡快建立京津冀非上市股份制公司股權、產權交易中心,推動我省非上市股份制企業股權、產權交易。
(四)加快保險市場發展,切實增強保障功能。
1積極培育和壯大保險市場。把保險業發展納入金融產業全局統籌安排,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加強政府推動和政策支持。提高全社會對保險業的認識,普及保險知識。穩步增加保險公司的數量和類型,規范發展保險中介機構,鼓勵和支持包括民營和外資在內的各類社會資本投資保險業,實現保險市場主體多元化。
2深化保險企業改革。完善保險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加強誠信建設,強化內控管理,規范業務行為,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風險,努力建成經營誠信規范、償付能力充足、內控嚴密、綜合競爭能力強,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相統一的現代保險企業。
3拓展保險服務功能。繼續推進省政府與各保險公司總部的戰略合作,圍繞全省重點建設項目,積極協調各保險公司總部運用保險資金投資我省重點工程,提供配套服務;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工作,探索我省政策性和商業性有機結合的農業保險發展思路;大力開發保險新產品,拓展人身保險業務,積極發展補充醫療保險、企業年金、意外傷害險等業務,鼓勵商業保險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積極發展各類職業賠償責任保險;根據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開發保費低廉、保障適度的新產品,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實施城鎮化戰略提供保障。
(五)發展地方總部金融,培植金融控股集團。
1做大做強城市商業銀行。鼓勵城市商業銀行增設支行,5年內城市商業銀行在全省各縣(市)的覆蓋率達到30%。整合地方金融資產,建立區域性商業銀行,發展地方總部金融。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增資擴股,擴大石家莊和唐山市商業銀行規模和資金實力,提升為跨區域的省級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增資擴股、聯合重組、改制上市等方式,著力做優做強地方商業銀行,增強地方金融區域聚集能力、輻射能力和調控能力,5年內向域外增設分支機構。
2推進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利用農村信用社現有的資源,鼓勵縣級聯社和市級聯社加快股份制改造,在省聯社相對控股的前提下,積極吸引外資和民營資本入股。鼓勵市、縣級聯社參股省聯社。爭取5年內縣級聯社30%改建成農村商業銀行或農村合作銀行;條件成熟時,爭取組建省級農村商業銀行。
3組建注冊地在河北的法人保險機構。5年內籌建立足河北并逐步向全國延伸的法人保險公司,開辦綜合性保險業務,并兼顧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切實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4支持省級投融資機構做大做強,加大融資力度,擴大融資規模。鼓勵各設區市和有條件的縣(市)抓緊組建和整合城建投資公司、建設投資公司、國有資產運營公司等投融資機構,充分發揮投融資功能。
(六)推進金融創新,促進金融產業全面發展。
1積極推進機構創新。發展壯大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支持我省財達證券、恒銀期貨、渤海信托、金融租賃公司增強實力、完善功能,在區域內發揮龍頭和主導作用。進一步加強會計、審計、資產評估、投資咨詢、保險代理等中介機構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加快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建設。重點發展農村新型金融機構,加快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建設,爭取5年內50%的縣(市)建成一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規范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力爭全省絕大多數具備條件的縣(市)都能建成一家小額貸款公司。
2大力推進產品創新。創新金融產品,積極引進和開發新的金融衍生產品,實現融資模式的多元化。推動傳統金融業務改造升級,探索現代金融業發展模式,加快金融工具、技術、服務、市場和機制創新,盤活現有存量,發展表外業務,提高存貸比例,推動金融服務水平和競爭力的提升。適應群眾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需要,及時提供各類理財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金融工作的領導,保障金融產業發展。
1實現地方金融工作指導思想的轉變。從將金融作為投融資工具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實現由注重融資功能向發展金融產業的實質性轉變;從片面求大求多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實現由注重發展規模、速度向追求規模、速度與效率協調的轉變;從懼怕風險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實現由注重防范風險向防范風險與科學發展并重的轉變。確立金融經濟發展理念,在全社會形成發展金融產業的共識。
2加強各級政府金融辦的力量。各級政府成立專司其職的金融協調辦事機構。設立河北省金融產業決策咨詢委員會,聘請知名金融專家作為咨詢委員會成員,為全省金融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切實發揮河北省貨幣信貸執行委員會的作用,定期召開全省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及時公布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關信息,加強地方產業政策與金融機構信貸政策的協調配合,適時組織銀企對接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全省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產業、新農村建設和重點項目建設的融資支持力度。
(二)多措并舉,努力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1制定優惠政策。出臺鼓勵企業改制上市的綜合扶持政策,完善落實金融機構來冀設立金融總部、后臺服務基地和分支機構獎勵辦法,積極吸引金融機構和人才來冀落戶和發展。
2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定出臺河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由人民銀行逐步將分散在各職能部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整合成一個高效的跨部門的統一信息平臺,建立起一個以政府信用為保障、企業信用為重點、個人信用為基礎的較為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為全社會提供全面、及時、準確的信用信息服務。
3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行為。制定打擊逃廢金融債行為辦法,加強金融機構與司法、財政、稅務、審計、工商、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的合作互動,切實規范企業改制行為,防止企業借重組、分立、股改、破產等方式逃廢金融債務。對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的企業和個人,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并由當地有關部門在土地、項目、貸款審批、環保治理等方面共同制裁。
4搞好金融生態市、縣、鄉創建活動。將金融生態建設作為地方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研究制定市、縣金融生態環境建設考核評價體系,推進金融生態市、縣、鄉(鎮)建設,提高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的覆蓋率,形成有利于我省金融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輿論環境。
(三)加強區域金融合作,提高金融產業對外開放水平。
1加強京津冀金融合作。借助環京津區位優勢,建立京津冀金融交流合作機制,制訂金融合作戰略規劃,推動深入合作。促進金融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協會的交流,構建區域金融合作平臺,實現金融運行管理的全面對接,提升我省金融產業的國際化水平。大力推進京津金融機構在我省設立分支機構,支持擴大在冀業務,鼓勵參股我省金融企業,發揮其資金、人才、管理、技術等優勢;加強京津冀金融業在風險管理、產品設計、行業監管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提升我省金融業的競爭力。
2加強環渤海金融合作。加強與環渤海省會城市、中心城市金融業的交流,加快推進金融市場一體化建設,加大相互間的支持配合力度,實現環渤海區域金融產業的共同發展。推動建立各省市金融學會、金融監管部門、中心城市間的聯系機制和信息溝通機制,激勵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創新和跨區域經營活動,推動金融機構間開展相互持股、業務合作和人才交流。
(四)實施人才戰略,為金融產業提供智力支持。
1建立人才培養機制。積極開發金融產業人力資源,開展金融系統員工培訓。有關部門與金融院校聯合建立金融干部培訓基地,不定期組織市長、縣長、行長(經理)培訓班。加大河北金融學院、河北大學和河北經貿大學的建設,使之成為我省金融人才培養基地。
2建立和完善選人用人的考核激勵機制。地方金融機構的行長(總經理)全部面向全國聘任,實行任期目標崗位責任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實施獎懲。進一步改革金融企業現行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目標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對駐冀各類省級金融機構領導班子繼續實施“金融貢獻獎”考核評比。鼓勵金融企業與政府有關部門干部交流掛職。
3研究出臺引進優秀金融人才的措施。把培養吸納聚集人才作為促進金融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大力引進金融專業人才,吸引國內外高素質人才,尤其是金融產業急需的熟悉國際金融市場、精通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創新技術的高級人才來河北創業和發展。
(五)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1建立完善金融穩定協調機制。在省政府領導下,充分發揮由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河北銀監局、河北證監局、河北保監局和省直有關部門組成的河北省金融穩定協調組織的作用,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2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機制。省政府主管部門、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各金融監管機構要進一步暢通信息溝通渠道,規范信息通報程序,及時通報信息,研究解決金融產業改革和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和完善處置金融風險應急辦法。
3建立聯合執法機制。采取金融監管部門與工商、稅務、審計、公安、法院等部門聯合執法方式,共同打擊金融領域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增強監管合力,防止出現監管盲點,形成以政府為主導、金融監管部門為主體、有關執法部門為支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金融安全體系。
4建立業內防范風險機制。金融企業在調整優化結構、加大金融創新力度的同時,要注重從源頭上加強對金融風險的控制和管理,完善風險防范措施,防止新的不良貸款產生,化解潛在的金融風險。
5發揮金融同業協會的規范自律作用。組建河北省金融產業協會,進一步加強銀行、證券、保險同業協會建設,增強行業組織自律能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自我約束、糾紛協調、信息溝通、協助監管、改善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推動金融產業規范發展。
(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章如無注明本站原創均為網上轉載而來,本站刊載內容以共享和研究為目的,如對刊載內容有異議,請聯系本站站長。本站文章標有原創文章字樣或者署名本站律師姓名者,轉載時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
上一篇:河北省金融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3年)
下一篇: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
|
在線咨詢 |
|
聯系我們 |
電話:13930139603 13651281807
QQ號:373036737
郵箱:373036737@qq.com |
|
|
|
|